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PLA2、FT3在对照组、心梗组、心梗合并心衰组之间的分布差异以及二者与其他炎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综合评估PLA2、FT3联合检测对心梗后心衰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且符合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且行急诊PCI者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时期住院且行冠脉CTA显示主要冠脉狭窄<50%的患者148名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共纳入152名心梗患者,根据患者综合情况行心功能分级(KILLIP分级),KILLIP分级≥2级的患者为MI+HF组,共74名;KILLIP分级为1级的为MI组,共78名。收集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所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入院时行心电图检查,同时急查心肌损伤、肾功、血凝、BNP、血常规等检查,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血样,行一般常规检查及甲功、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检查,所有心梗患者均于术后2日内行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组病人常规行心脏超声检查。将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结论。结果:1.通过分析发现糖尿病史在三组之间分布整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三组糖尿病史构成比分别为MI+HF组(25.7%)、MI组(21.8%)、对照组(14.2%),多重比较显示,MI+HF组、MI组的糖尿病史构成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间性别、吸烟史、高血压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Hs-CRP、PA、TG、LDL、Pro-BNP进行两两比较时,在MI+HF组、MI组、对照组之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TG、LDL、Pro-BNP三组对比显示MI+HF组>MI组>对照组,PA显示MI+HF组<MI组<对照组;年龄、LVEF值分布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两两比较时,年龄方面MI+HF组>MI组、对照组,LVEF值方面MI+HF组<MI组、对照组;NEU、WBC、HDL、c Tn I、TSH比较整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分析显示,MI+HF组、MI组的NEU、WBC、c Tn I>对照组(P<0.05),而MI+HF组与MI组在NEU、WBC、c Tn I方面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MI+HF组、MI组的HDL、TSH<对照组(P<0.05),而MI组与MI+HF组在HDL、TSH方面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MI+HF组、MI组、对照组在TC、FIB、T4、FT4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之间PLA2、FT3、T3分布显示:FT3、T3方面对照组>MI组>MI+HF组(P<0.05),PLA2方面对照组<MI组<MI+HF组(P<0.05)。4.对所有受试者的FT3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FT3与T3、EF、PA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6、0.426、0.378,P均<0.001);与Pro-BNP、Hs-CRP、NEU、TG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586、-0.453、-0.362、-0.217,P均<0.001);与LDL(r=-0.143,P=0.013)、HDL(r=0.116,P=0.044)具有相关性,与TSH不具有相关性(P>0.05)。5.对所有受试者的PLA2与其他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PLA2与Pro-BNP、Hs-CRP、NEU、WBC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1、0.548、0.366、0.358,P均<0.001);与PA、EF均呈明显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6、-0.489,P均<0.001);与TSH不具有相关性(P>0.05)。6.PLA2与FT3呈明显负相关(r=-0.679,P=0.000)。7.通过ROC曲线评估FT3及PLA2单独及联合预测心梗后心衰的预测价值:FT3独立预测时AUC为0.811(P<0.001),当截断值取4.26pmol/L时,其灵敏度为84.5%,特异度为71.6%,95%CI(0.744-0.879);使用PLA2独立预测时AUC为0.801(P<0.001),当截断值取141ug/ml时,其灵敏度为71.6%,特异度为70.8%,95%CI(0.736-0.866);将二者联合检测AUC增大为0.820(P<0.001)。结论:1、当FT3<4.26pmol/L,PLA2>141ug/ml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更易发生心力衰竭,二者联合检测价值高于单独检测。2、血清FT3、PLA2与心梗后心衰的关系密切,可以为临床诊治此类患者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