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高新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支撑力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该国家和地区发展潜力和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准。近年来,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发展高新技术作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全国各省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积极开展高新技术创新活动,大力扶持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但高新技术其特有的高投入、高风险和收益的不确定性等特性,单纯依靠市场力量,难以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稳定发展,政府作为宏观管理者需要采取及时高效的措施,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鉴于此,地方政府应充分发挥公共政策的引导、鼓励和保障功能,来促进地区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辽宁“十三五”期间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优化产业结构,增强技术研发、成果转化能力,加快创新平台建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近年来,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事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实施公共政策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因此对辽宁省现行的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进行分析显得尤为重要。客观地、科学地对公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于保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实施效力的可靠性,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很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以辽宁省为研究基点,立足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分析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现状,并对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公共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判断辽宁省高新技术产业公共政策水平,并指出了辽宁省公共政策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