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鸡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多态性与早期生长性状相关性研究

来源 :青岛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long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GrowthFactor-Ⅰ,IGF-Ⅰ)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重要成员,对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修复、营养代谢、细胞凋亡以及细胞分化等方面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是影响动物肌肉、骨骼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但是自然存在的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差异是否影响琅琊鸡早期的生长性状,至今未见报道。本试验以山东地方品种琅琊鸡为材料,克隆了此基因片段并采用PCR-RFLP法检测了423只12周龄非同胞琅琊鸡此编码区的多态性。并运用广义线性模型(GLM)方法分析了基因变异与琅琊鸡的血液生化指标、早期生长发育和屠体性状的关系,初步探索了此基因变异对表型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   1运用PCR法从琅琊鸡血液中克隆了IGF-Ⅰ基因5非编码区部分序列,长621bp,提交Genbank,获登陆号EF488284;运用RFLP方法对其进行遗传多态性研究,该扩增产物经PstⅠ酶切后,出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是36.88%、49.65%和13.48%;对纯合子进行测序,发现在IGF-Ⅰ基因5端距启动子7.8kb处有A、G转换。经x2检验,琅琊鸡在该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x2=1.088,P>0.05)。   2分析琅琊鸡IGF-Ⅰ基因型与血液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时发现:AA基因型个体的血糖、总胆固醇含量和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尿酸含量显著高于AB和BB(P<0.05),谷丙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活性、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AB和BB(P<0.01);甘油三酯含量高于AB(P<0.05)和BB(P<0.01);基因型AB的血清磷、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AA型(P<0.05),血清钙含量显著高于BB(P<0.05)。表明AA基因型对肌酸激酶等肉用性能相关的生化指标有正向效应,AB基因型对血钙、血磷等蛋用性能相关的生化指标存在正向效应。   3分析琅琊鸡IGF-Ⅰ基因型与体重体尺的相关性时发现:在0~12周龄内,AA基因型对体重生长和体型指数(体重分别与胫长和胸骨长的比)呈显著的正向效应(P<0.05),使鸡的体格朝向体重大、胫骨和胸骨相对短的肉用方向发展;不同基因型琅琊鸡的生长曲线发生交叉,说明不同阶段同一基因型对琅琊鸡的效应不一致。   4分析琅琊鸡IGF-Ⅰ基因型与屠体性状的相关性时发现:AA基因型个体活重、半净膛重和脂肪含量极显著大于BB型(P<0.01);屠体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胸肌重显著优于AB型和BB型(P<0.05);剪切力(P<0.05)和失水率(P<0.01)也优于BB型。表明AA基因型对琅琊鸡的肌肉产量和品质有正效应。
其他文献
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R)是胆固醇代谢过程中的限速酶,也是胆固醇合成中的关键酶。本文提取皖西白鹅与四川白鹅杂交F1代血液基因组DNA,参照人,鸡和猪HMGR
FecB基因是在澳大利亚Booroola羊中发现的一个与高繁殖率相关的主效基因,后续的研究证明FecB基因实为骨形态发生蛋白Ⅰ型受体基因(Bone MorphogeneticProtein Receptor-IB,BMPR-
皮肤损伤是在日常生活、战争、疾病、意外事故中经常发生的组织损伤,这时需要为创面提供及时的覆盖物,以达到创面保护和促进愈合的目的。因此,急需开发性能优异、价格合适,并拥有
本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酵母铬(CrY)对热应激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免疫功能、胴体品质和抗氧化性能方面的影响。选用14日龄AA肉仔鸡216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
深县猪作为河北省曾经的地方品种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但受国外引进瘦肉型猪种的冲击,在2004年国家地方品种普查时,因数量少未列入国家地方品种志。2009年,辛集市正农牧业有限
本文采用脂多糖(LPS)刺激建立仔猪免疫应激模型,研究了罗格列酮(ROS)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仔猪免疫应激的调节作用。选取24头健康仔猪,分为4个处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