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提拉玛品质评价体系建立及加工工艺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lzlzl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卡提拉玛是新疆人的传统美食之一,是历史悠久,做法是采用传统加工手艺。由于传统卡提拉玛没有统一的品质标准,本研究对卡提拉玛品质评价并对配方和贮藏品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首先采用品质研究方法即模糊数学法筛选出卡提拉玛感官品质指标;其二,通过对其25项品质指标的检测,结合仪器指标和品质评价方法对卡提拉玛品质评价建立了评价模型;其三,为了改进传统卡提拉玛本身存在的不足,结合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方法对卡提拉玛配方进行了研究;其四,为了延长卡提拉玛货架期,设定不同贮藏温度,研究对品质有影响的关键因子。主要结果如下:
  通过模糊优先关系排序决策法,选出5个指标用来评价卡提拉玛感官品质,即分别是香气、大小、外观色泽、口感、组织结构,其中其中嗅觉指标1个,视觉指标占个,味觉指标占。
  为了更正确具有科学性的描述卡提拉玛品质,选择变异系数和主成分分析对卡提拉玛的品质指标进行全面的研究,其中硬度、咬着性、咀嚼性、L*、a*、b*、水分含量、厚度、层次数、重量、蓝和色调变异系数较大于10%,其他指标变异系数较低于10%,是较为稳定的指标。通过主成分与相关性分析结合,建立了卡提拉玛品质评价模型:Y综=0.25Y1+0.24Y2+0.18Y3+0.13Y4+0.12Y5+0.09Y6。能反应卡提拉玛主要品质因子总共有6个主成分,分别代表卡提拉玛质构、功能、外观、色泽等累积贡献率91.445%。
  在卡提拉玛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利用现代食品加工技术对其传统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在最大限度保留风味品质的前提下,采用单因素与响应面法结合,探讨最优配方及最佳工艺。结果表明,新型卡提拉玛的最优工艺为:稀奶油30%、酸奶粉6%、黄油8%、酵母0.6%、牛奶10%、白砂糖5%、食盐0.4%、水30%、葡萄干与核桃10%,采用面火温度220℃、底火温度200℃焙烤20min,此条件下烘烤的卡提拉玛色泽均匀,软硬适中,表皮光滑,层次结构清晰。
  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和贮藏时间的延长,卡提拉玛品质变化速度加快。在影响卡提拉玛的品质指标中以酸价和过氧化值为指标建立动力学模型预测货架期,通过验证试验以过氧化值为关键品质因子的预测模型相对误差在低于10%,且方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通过过氧化值为关键品质因子得到的公式计算出在4℃、25℃、37℃、47℃贮藏条件卡提拉玛货架期预测值分别为80d、44d、37d、23d。为卡提拉玛贮运条件的选择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内生菌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之一,在长期的系统演化过程中,与宿主形成了高度协同进化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和应用价值。目前,有关小白杏内生细菌的研究较为有限,且对其与果实腐败变质的关系知之甚少。本文以采后库车小白杏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孔板法结合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内生细菌群落组成和演替规律进行了分析。同时,采用传统分离法和非培养法结合16SrRNA基因序列分子鉴定,对库车小白杏采后内
近年来,随着无机肥的过度施用,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危害。绿肥作为一种有机肥,既能够为作物提供生长发育必需的养分,又能减少无机肥的污染。提高绿肥生产效益变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以紫云英、苕子两种绿肥作物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在湖北浠水、四川南充同时进行大田试验,研究N、P、K不同施肥措施对绿肥作物的生长发育、养分累积的影响,以及绿肥作物不同施肥效应对后季水稻生产和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期充分发挥绿肥效益
学位
黄瓜、番茄、草莓是居民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果菜且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提高此类经济作物的产量与品质,筛选出在武汉气候条件下适合作物生长的水溶肥及配施比例,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磷酸一铵与聚磷酸铵配合施用对黄瓜、番茄、草莓生长、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如下:  1)聚磷酸铵显著促进植株生长。从植株整个生长周期来看,大田黄瓜、番茄、草莓生长指标为聚磷酸铵施肥处理优于单独施用磷酸一铵。盆栽试验条件下,C
学位
砷是危害严重的污染物之一,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近年来由于工业排放、矿产开采及农药的使用,使得土壤中砷污染现象日益加剧。水稻是砷高吸收作物,稻米中的砷含量普遍高于其他农作物。已有研究表明磷、硅及铁均有抑制水稻吸收砷的作用,故含磷、硅、铁的材料在砷污染土壤修复方面应用前景良好。本研究以水稻为试验对象,采用盆栽方式,选取磷矿粉:赤泥:钢渣质量比例为20%:30%:50%(以下简称为W1)、磷矿粉:赤泥:钢
学位
本文以湖南临湘某矿区受铅镉铜锌复合污染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3%、5%的稻壳生物炭(以下简称C3、C5)和0.1%、0.3%的磷酸氢二钾(以下简称P1、P3)两种钝化材料,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形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柠檬酸、酒石酸、草酸,分析有机酸对土壤pH和重金属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以探明有机酸存在下两种钝化剂钝化土壤重金属的稳定性。主要结果如下:  (1)添加生物炭和含磷
学位
以湖北江汉平原广泛种植的黄瓜(Cucumis sativus L.)、豆角(Vigna unguiculata (Linn.)Walp.)、刀豆(Canavalia gladiata (Jacq.)DC.)、萝卜(Raphanus sativus L.)、芋环(Stachys sieboldii Miq.)等优质蔬菜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外源硒对几种蔬菜的富硒效果、抗氧化反应、光合作用、
学位
水稻是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真正从事水稻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严重制约了水稻生产。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水稻种植从插秧走上直播是一种必然趋势。稻农对直播水稻生长特点和施肥技术认识的不足严重限制了水稻产量。明确直播水稻养分吸收规律及其对氮磷钾肥料的响应,对直播稻合理施肥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位
作为植物的必需营养元素,镁在叶绿素的形成和光合作用方面起着其他养分不可替代的作用,镁的缺乏会导致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而其他农业投入(包括其他肥料的投入)得不到充分的回报,镁养分缺乏逐渐成为提高作物产量的限制因素。目前的研究中大多关注于单个作物的镁营养特性及含镁肥料的应用效果,并未明确作物轮作系统施用镁肥效果及镁养分平衡情况。本文通过不同镁肥基施(0、15、30、45、60 kgMgO/hm2)及
土壤系统分类自上世纪六十年代提出以来,已被世界各国广泛应用并不断完善。受世界土壤系统分类的影响,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土壤系统分类的研究工作,至今已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由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诸多诊断指标都是直接引用世界先进经验,出现了较多和中国实际不符的情况。土壤系统分类是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以定量为特点的土壤分类方式。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正确判断,是高级分类单元准确划分的前提。“黏粒CE
学位
本研究以新疆地产葡萄海棠果为原料,通过酵母菌与乳酸菌两种益生菌复合发酵的方式,制备出一款葡萄海棠果酵素,对葡萄海棠果酵素的理化成分进行分析,设计该款酵素的体外试验结合动物试验,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葡萄海棠果酵素的改善高脂血症、降低血脂水平的作用及其机制进行研究,具体研究成果如下:  (1)将海棠果与葡萄(红提)作为原料,设计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最终结果表明益生菌复合发酵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