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两年生植物。甘蓝营养性丰富,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是世界许多国家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甘蓝作物育种依赖杂种优势的利用,其大多数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其自交系的选育需要人工授粉进行7-8代的自交或回交,这是一项费时而繁琐的工作。单倍体因其只含有单一亲本染色体组,可以通过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纯合一致的双单倍体(DH),极大地缩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蓝(Brassica oleracea L.)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或两年生植物。甘蓝营养性丰富,适应性与抗逆性较强,是世界许多国家广泛种植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甘蓝作物育种依赖杂种优势的利用,其大多数具有自交不亲和的特点,其自交系的选育需要人工授粉进行7-8代的自交或回交,这是一项费时而繁琐的工作。单倍体因其只含有单一亲本染色体组,可以通过秋水仙素加倍处理获得纯合一致的双单倍体(DH),极大地缩短了育种年限,节约了劳动力成本。着丝粒特异组蛋白CenH3(人类中称为CENP-A)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功能着丝粒中,对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定位起重要作用。Ravi和Chan发现,将拟南芥CenH3蛋白进行改造,即通过在其保守折叠域N端tail替换H3蛋白为H3.3蛋白,再添加绿色荧光蛋白标记GFP后获得tailswap-GFP,该CenH3变异体可以互补cenh3/cenh3突变体致死表型,互补后的植株作为母本与野生型父本杂交时可以诱导25%-45%的单倍体产生。此外,Sundaram Kuppu等人对由EMS诱变产生的多种突变体进行TILLING鉴定筛选,发现CenH3单个氨基酸的变化如第83位氨基酸由甘氨酸变为谷氨酸(G83E)、第155位由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55T)时也可以诱导单倍体的产生。在CENH3保守折叠域αN helix处2个氨基酸(G86T87)及11个氨基酸(G86TVALREIRHF96)的缺失同样具有单倍体诱导的功能。参照CenH3氨基酸突变体在拟南芥上诱导单倍体的成功应用结果,本研究构建了甘蓝CenH3氨基酸突变GA(G86E+A158T双突变)、RA(R127C+A158T双突变)、2a(αN helix缺失2个氨基酸)、11a(αN helix缺失11个氨基酸)、CENm(G86E)、tailswap-GFP等6个表达载体,各变异体表达框分别连锁一个用于阳性愈伤筛选及苗期鉴定的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MYB;种子阶段区分单倍体及非单倍体后代的种子特异表达基因m Cherry。利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法成功将其转入甘蓝TO1000,主要结果如下:1.CenH3氨基酸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的获得与表型鉴定。不同CenH3变异体基因甘蓝转化难度不同,经除草剂筛选,11a、2a、tailswap-GFP、CENm、GA变异体基因获得紫色愈伤组织,其中tailswap-GFP变异体获得生根植株18株;11a变异体获得生根植株11株;GA变异体获得生根植株2株。而RA变异体基因在转化过程中未发现有紫色愈伤组织出现。在各CenH3变异体基因转化过程中,频繁发生愈伤组织的自发死亡;根系发育缓慢甚至难以生根;同一色素积累植株顶端叶片紫色逐渐褪去甚至自然枯萎死亡;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在炼苗时极易失水而死亡,水培及移栽至土壤均不能存活。以同样积累花青素的甘蓝转基因对照植株对比,发现转基因植株与对照之间气孔形态并无较大差异。Tailswap-GFP变异体植株的根系及叶片中能检测到不规则的GFP蛋白细胞核定位信号。2.色素合成相关基因MYB及外源、内源CenH3基因的表达分析。对tailswap-GFP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红色叶片和绿色叶片组织的MYB基因表达检测显示MYB在红色叶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绿色叶片中的表达水平。与野生型对比,11a及tailswap-GFP变异体基因在红色叶片组织和绿色叶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极低,但内源CenH3基因在红色和绿色叶片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在两个变异体转基因植株中均显著上调表达。这结果与玉米Zm CENH3导入小麦后表达水平极低,但诱导了小麦内源CENH3的上调表达结果类似。且在玉米中发现内源CENH3的过表达会导致致死现象,也与本实验中发现的甘蓝愈伤组织以及转基因植株频繁衰老死亡现象一致。3.DNA损伤响应修复与叶片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对11a及tailswap-GFP变异体转基因植株红色和绿色叶片中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野生型对照,除NBS1以外,DNA损伤响应基因ATM、ATR、SOG1、WEE1及修复相关基因Ku70、Ku80、LIG4、RAD51均不同程度上调了表达,表明在转基因植株中确实发生了DNA损伤及修复过程。而在11a、tailswap-GFP转基因植株中转录因子WRKY53与ORE1;叶绿素降解PAO途径相关基因NYC1、SGR1、PPH、PAO;以及其他衰老相关相关基因NAP、SAG12、SAG13、SAG113也在不同程度上参与了叶片的衰老过程,这个结果与我们观察到的叶片衰老死亡现象相符合。因此,我们推测,各CenH3变异体在甘蓝植株中表达后,引起内源CenH3基因的上调表达,使细胞有丝分裂受到影响,细胞出现DNA损伤造成细胞周期停滞,损伤修复无法及时完成而导致细胞逐渐凋亡,引起植株早衰死亡。
其他文献
自我呈现是社会互动中重要的一部分,人们希望能有效管理自己的人际印象,运用恰当的自我呈现策略展示自己是社会生活中最基本的技能之一。自我抬高是一种常见的凸显自身优势和成就的策略,但人们需要权衡传递积极特质信息和被认知为夸耀之间的矛盾。直接表现自身的优势会使得他人产生威胁感,产生负面的人际互动结果,于是人们转而寻求间接的方式来自我抬高。“凡尔赛”策略通过谦虚或抱怨来掩盖直接的夸耀,似乎达到了展示自身优势
近年来,国民旅游需求不断上升,不仅促进了古镇旅游业发展,也导致了古镇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在古镇旅游竞争压力不断升级的背景下,历史古镇景观风貌感知趋同的现象也日益明显,尽管不少古镇的历史物质遗存得到了良好的保护,但游客对其景观风貌特征的感知仍存在问题与不足,因此历史古镇以游客视觉感知为指导进行景观风貌的感知优化成为古镇下一步发展中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万灵古镇为例进行研究,万灵古镇是渝西古镇
柑橘育种的根本任务是选育优良新品种,杂交育种可以定向培育出亲本性状互补或超亲遗传的优良品种。柑橘杂交育种始终把果实品质作为第一育种目标,优良的果实品质应同时具备好吃、好看、方便等特点,成熟期也是杂交育种的极为重要的育种目标,尤其是早熟品种的选育。本试验以中熟品种‘红美人’为母本,分别和早熟父本‘金秋砂糖橘’杂交的308株F1代、和中熟父本‘城固冰糖橘’杂交的88株F1代、和晚熟父本‘春见’杂交的2
橘皮素是柑橘多甲氧基黄酮组分中的主要成分之一,主要存在于柑橘果皮中,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例如抗炎、抗氧化、抗菌和抗癌活性。长时间、低强度的炎症容易引起多种慢性疾病,并且还能加剧疾病在人体内发生和发展的进程。这种慢性炎症在人体内通常不易被察觉,尤其是发生在脑部的炎症最容易被人们忽略。虽然目前关于橘皮素对神经炎症的保护作用已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但很少有文献研究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所以,为探究橘皮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发布,学生在地理学科需要掌握的能力越来越高,这也要求初中地理教师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问题情境的作用已被多次提出。本研究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目前郑州市初中地理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和自身实践情况的分析,更好的设计出符合初中地理课堂的问题情境设计方法及使用模式,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最大效率的达到教学效果。本次研究以
豆科葛属藤本植物葛(Pueraria lobata)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的药食同源植物,既有很好的营养价值,又有很强的保健功效,含黄酮类、香豆素类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鲜食正在成为葛根利用的发展方向,但其繁殖方式与后期的早衰成为葛根产业化的限制因素。本研究以鲜食葛茎尖、茎段和叶片为材料,通过外植体消毒、愈伤组织诱导、出芽诱导、不定芽增殖、不定芽伸长、生根培养,初步建立鲜食葛离体繁殖体系。
高中教师背负着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职业倦怠,影响着教师的主观幸福感。基于此,本文以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日喀则6所816名高中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倦怠量表(MBI)》、《中小学教师心理资本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为测量工具。用SPSS21.0软件对高中教师职业倦怠、心理资本和主观幸福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和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同时运用Amos21.0软件构建结构
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具有质量轻、透明度高、阻隔性好和韧性大等特点,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包装材料。然而作为塑料托盘和周转箱等承重材料使用时,其强度和刚度不够高,难以实现多次循环使用。天然纤维因其具有价格低廉,比模量和比强度高、可再生且可生物降解等优点,可作为力学增强填料与热塑性高分子共混制备力学性能优异的天然纤维/热塑性高分子复合材料(Natural fiber/thermoplastic polymer
鉴于荞麦和小麦在日常生活中的混合食用以及多谷物产品的出现,麦醇溶蛋白(gliadin,G)与芦丁(rutin,R)不可避免地有相互作用的存在。加工条件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温度、动态高压微射流和超声对蛋白质的理化功能性质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蛋白质与其他物质的相互作用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上述条件的影响。因此,本文探究了不同热加工温度、不同动态高压微射流处理压力和不同超声功率条件下G与R
我国辣椒产量居世界之首,细菌性软腐病是影响世界各地农作物的主要病害之一,对我国辣椒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用于防治细菌性软腐病的方法主要有农业防治、农药和化学杀菌剂,农业防治的主要方式是环境管理和栽培防治,该方式在采前发挥作用。农药和化学杀菌剂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但是会产生抗药性并且农药残留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寻求一种绿色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显得极其重要。乳酸菌作为一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