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低”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双低”冠状动脉CTA图像质量分析摘要研究目的冠状动脉CTA已经成为最敏感的无创检出冠心病的手段,但其高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潜在危害着患者的健康。如何在保证图像质量能够满足临床诊断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更好的保护受检者,是冠状动脉CTA亟待解决的问题。降低管电压和应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是最主要的降低冠状动脉CTA辐射剂量的手段,而降低管电压可以明显提高靶血管强化后的CT值,可以降低对比剂的用量,从而使“双低”(低辐射剂量和低对比剂用量)冠状动脉CTA检查成为可能。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低剂量对比剂结合低管电压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接受Philips Brilliance 256 iCT前瞻性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常规剂量组(n=100)和“双低”剂量组(n=100)。两组患者的年龄、心率、体质量和体重指数(BMI)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体重指数均≤30kg/m2,无严重的碘对比剂过敏史、无严重的心肾功能不全和心律不齐、未行支架置入和心脏搭桥手术,各支血管无闭塞,扫描时心率≤70次/分。常规剂量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p、管电流:150mAs,70ml对比剂(350mgI/ml),注射速率5.0ml/s,继而以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30ml,触发阈值120HU;“双低”剂量组扫描参数:管电压:100KVp、管电流:150mAs,0.6-0.7ml/kg对比剂(约40-50ml,350mgI/ml),注射速率0.1×对比剂剂量ml/s,继而以相同速率追加生理盐水30ml,触发阈值90HU。测量升主动脉及各支冠状动脉起始部、远端管腔内的CT值,并计算升主动脉的噪声、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同时计算所有患者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远端较起始部衰减的CT值。两名放射诊断医生分别对冠状动脉各段的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图像评分采用4分法,分别为:1分,冠状动脉管壁显示不清,血管欠连续,运动伪影大,噪声大,无法用于诊断;2分,有中度运动伪影、噪声,无明显错层,血管对比一般,可以用于诊断;3分,有轻度的噪声和运动伪影,血管边缘清晰;4分,无运动伪影,很小的噪声,血管边缘非常清晰。结果“双低”剂量组主动脉的平均CT值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0.0001),图像的噪声(SD)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0.0001),但两组间的SNR.CNR无明显差异(p=0.3512,p=0.1855)。左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及右冠状动脉远端的平均CT值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0.001);左前降支及左回旋支远端的平均CT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1024,p=0.3596);各段平均CT值的95%可信区间的最低值均大于300HU;两组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远端衰减的CT值均明显高于右冠状动脉(p<0.0001),“双低”剂量组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远端衰减的CT值明显高于标准剂量组(p<0.0001),两组间右冠状动脉远端衰减的CT值的差异虽然也有统计学意义,但差别不明显(p=0.0192)。两名评价者评分的一致性较好(Kappa=0.82),两组的图像主观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χ2=0.3821,p=0.9439)。“双低”剂量组的辐射剂量和对比剂用量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p<0.001),辐射剂量约降低40.9%,对比剂用量约降低37.1%。结论应用100KVp的管电压,0.6-0.7ml/kg的对比剂剂量(约40-50m1),大多数受检者可以获得良好的满足诊断要求的冠状动脉CTA图像,与常规剂量组相比,第二部分“双低”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摘要研究目的冠状动脉CTA (CCTA)作为一种无创的有效检出冠心病的手段,由于其高的诊断准确性,已经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高的射线剂量和对比剂用量一直是临床关心的热点,为了减少电离辐射损伤和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生,应该尽量减少射线剂量和对比剂的用量。因此,很多学者开始了对“双低”(低对比剂剂量结合低辐射剂量)冠状动脉CTA技术的研究。其中,大多数的研究是针对“双低”冠状动脉CTA成像质量的研究,而对其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罕见报道。但是,“双低”冠状动脉CTA能否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在临床推广应用,关键在于其对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因此,探讨“双低”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双低”冠状动脉CTA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探讨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研究方法200例行冠状动脉CTA检查的患者中,88例行冠状动脉DSA检查,其中包括常规剂量组46例(C组),“双低”剂量组42例(D组)。所有患者DSA检查的时间均在CTA检查后的2周之内进行。冠状动脉CTA血管狭窄程度的判定:由一名具有5年以上冠状动脉CTA工作经验的主治医生以上的诊断医生,选取显示狭窄最严重的冠状动脉CPR图像,并结合轴位图像,使用Philips EBW (Extended Brilliance Work-space)工作站对每段狭窄的血管进行测量。冠状动脉DSA血管狭窄程度的判定:由一名具有5年以上DSA临床经验的主治医生以上的医生,在了解患者的临床病史但不知道冠状动脉CTA检查结果的情况下,对每段血管的狭窄程度做出判定。以冠状动脉DSA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诊断为冠心病,分别统计计算所有患者、所有冠状动脉分支及所有冠状动脉节段CTA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析比较两组冠状动脉CTA的诊断价值。不能被评价和<1.5mm的的冠状动脉节段没有被纳入分析。如果有一段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就视为这一支冠状动脉和这一患者为阳性。结果常规剂量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3.2%、96%、84.6%、98.4%、95.5%(节段水平),92.8%、88.7%、83.1%、95.3%、90.2%(血管水平),97.3%、77.8%、94.7%、87.5%、93.5%(患者水平)。“双低”剂量组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准确性分别为:93.3%、95.5%、83.1%、98.4%、95.1%(节段水平),91.2%、90.1%、82.5%、95.2%、90.5%(血管水平),97%、70%、91.4%、87.5%、90.5%(患者水平)。两组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无明显差异(节段水平:χ2=0.1201,p=0.7289;血管水平:χ2=0.0067,p=0.9346;患者水平:χ2=0.2702,p=0.6032)。常规剂量组,可以评价的冠状动脉节段626段,误诊28段(假阳性20段,假阴性8段)。其中由钙化伪影误诊18段;运动伪影误诊6段;由血管充盈欠佳所致假阳性2段;右冠状动脉的一过性痉挛误诊为狭窄1例;另1段是后降支起始部局限性重度狭窄漏诊。“双低”剂量组,可以评价的血管551段,误诊27段(假阳性20段,假阴性7段)。其中由钙化伪影误诊17段;运动伪影误诊5段;由血管充盈欠佳所致4段。另外1段为第1对角支受静脉压迫误诊为狭窄。结论“双低”冠状动脉CTA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与常规剂量冠状动脉CTA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南通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3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与43例原发性
一个国家档案教育的发展程度决定了这个国家档案事业的发达程度,档案高等教育是档案教育的主体,肩负着繁荣档案事业的重任。在全球一体化加速发展的进程下,我国档案高等教育
特发性炎性肌病是一类主要累及骨骼肌组织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是最常见的两个疾病亚型。患者临床上突出表现为肌无力与肌肉耐力降低、血清肌酸激酶升高、产
目的探讨影响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治术后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4年178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资料,选择12个对预后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尿流改道方式、新辅
<正> 甲骨文自1899(清光绪25年)陆续出土面世至今,越来越受到书法篆刻家们的衷爱。留意甲骨文入印作品现状,结合自己创作实践中的点滴体会,在此略陈拙见以就教于各位师长同道
会议
2001年6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规模地开展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大战的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于疾病与健康之间的中间状态,无器质性病变却有各种不适感,其中以心理症状为主的为心理性亚健康状态,它是介于心理健康与精神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给人们
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过程。对其机制尚存在许多模糊地方。超敏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关系密切。急性脑梗死过程中,IL-I0、IL-6、肿瘤坏死因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践问题,对于认同是否理性的看法不同决定了构建认同机制的思路不同。基于理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机制建设基本思路
在国家日趋严厉的耕地保护政策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推进"三旧"改造以盘活低效存量建设用地。旧村改造中村民和开发商间的经济利益平衡是实现改造的基础条件,此外还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