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功能与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wonderful_worl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研究表明卒中相关肺炎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卒中后感染的发生率要高于轻症脑梗死,其感染程度往往影响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预后,分析感染率高的原因可能是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吞咽功能障碍、胃食管反流误吸、免疫功能抑制等,其中免疫抑制在大面积脑梗死中所起的作用较轻症脑梗死更大,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大面积脑梗死后淋巴细胞总数在外周血出现下降,免疫球蛋白明显减少,单核巨噬细胞的活性出现抑制等,这些均提示梗死后的免疫呈现抑制状态。  脑梗死后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与临床相关性的研究在国内外均有报道,神经重症监护病房中脑梗死患者存在面积更大、并发症更多、预后更差的特点,目前尚无研究针对该病人群体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改变及CD4+/CD8+比值与梗死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依据上述基础本研究选取重症监护室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动态监测其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数值变化,分析其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卒中后肺部感染、临床转归之间的相关性,分析CD4+/CD8+比值对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临床转归的影响,为大面积脑梗死分层管理、预防性抗感染治疗、免疫干预治疗、评估预后等提供理论依据。  第一部分 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动态变化与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梗死后不同时间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GCS评分、梗死后肺部感染程度,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  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室2016.03~2017.03期间住院治疗的65例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largehemispheric infarction,LHI)患者为研究对象,即为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组,称LHI组。入组患者诊治依据2015年美国神经重症学会颁布的《大面积半球梗死管理指南》,同时随机据年龄、性别匹配健康体检者60例入对照组,对照组来自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本研究所有实验方案均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2.观测指标:1.LHI组于发病后24h,72h,7天采集肘静脉抗凝血5ml,对照组仅入组时采血5ml,所采血样均检测淋巴细胞亚群。同时送检血常规、血脂等分析。2.由专人记录受试者基础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等。对LHI组患者根据入院情况行GCS评分,根据评分结果分为轻中重三组;评定LHI组患者发病第7天肺部感染CPIS评分,分重度感染和轻度感染组;对LHI组患者进行随访,行发病30天的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  3.统计方法:本研究数据使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 P<0.05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T淋巴细胞亚群动态变化  在24h、72h、7d时,LHI组的CD3绝对计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在不同时间点升高程度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24h、72h、7时,LHI组的CD3+、CD4+、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升高,但在不同时间它们的升高程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在24h、72h、7d时,LHI组的CD8+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但随梗死时间延长无明显改变。  2.梗死严重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分析  LHI组根据GCS评分对病情分组:在24h、72h、7d,CD4+/ CD8+比值在轻中重3组间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病情越重,比值越低;CD3绝对计数在24h、72h时轻中重3组之间比较同样有显著差异,7d时轻度组与中度组、轻度组与重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中度组与重度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轻中重3组的CD3绝对计数均随梗死时间延长逐渐增多,CD3+、CD4+、CD8+、CD4+/CD8+比值随梗死时间延长无明显变化。  3.梗死临床转归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  据30天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及预后不良组。在24h时CD3绝对计数、CD3+、CD4+、CD4+/CD8+比值在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者组之间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而CD8+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2h及7d时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在CD3绝对计数、CD4+、CD8+、CD4+/CD8+比值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在CD3+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4.梗死后肺部感染程度与T淋巴细胞亚群相关性分析  肺部感染程度分组比较:根据CPIS评分,发病7天评定,分为轻度感染和重度感染组。重度肺部感染组CD3绝对计数、CD4+、CD4+/CD8+比值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轻度肺部感染组,差异显著。重度肺部感染组CD8+在各个时间点均低于轻度肺部感染组,差异显著。而CD3+在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1.脑梗死后外周血中CD3绝对计数、CD3+、CD4+、CD4+/CD8+比值的减少提示机体的细胞免疫呈现抑制状态。  2.CD3绝对计数、CD4+/CD8+比值与GCS、MRS评分相关,为临床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提供依据。  第二部分 CD4+/CD8+比值与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CD4+/CD8+比值与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临床转归的相关性  方法:  1.研究对象选取: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2016.03~2018.07期间收住的急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患者,入组患者诊治依据2015年美国神经重症学会颁布的《大面积半球梗死管理指南》,LHI组入组300例,同时据年龄、性别随机匹配300例体检者入对照组。本研究所有实验方案均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2.材料和方法:LHI组于发病后24h采集肘静脉抗凝血5ml,对照组入组时采血5ml,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常规。LHI组送检C反应蛋白、血脂、空腹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胆红素等。由1名医师记录受试者性别、年龄、既往史、个人史等基本情况,对LHI组患者行GCS评分、TOAST分型,7天CPIS评分;LHI组行30天MRS评分。所有数据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差异。  结果:  1.LHI患者CD4+/CD8+比值为1.33+0.43较对照组1.94+0.29明显降低。轻中重分组后,重度组CD4+/CD8+比值1.14±0.49,中度组1.35±0.33,轻度组1.62±0.31,各组之间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不同梗死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69例,其CD4+/CD8+比值为1.27±0.47,较其他型梗死的CD4+/CD8+比值低且有显著性差异。  3.根据MRS评分预后分组中,预后不良组患者CD4+/CD8+比值为1.22±0.436,预后良好组1.57±0.286,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4+/CD8+比值、LDLC、CRP及GCS评分是引起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5.ROC曲线结果显示CD4+/CD8+比值可预测脑梗死预后,AUC为0.886,95%CI为0.836~0.936,预测能力很好。以约登指数最大时的cut-off值1.215为预测大面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最佳切点,此时的敏感度为0.753,特异度为0.929,youden指数0.682。  6.CD4+/CD8+比值与MRS评估预后不良能力的比较:以CD4+/CD8+比值1.215为分界点,将患者分为不同预后,<1.1215为预后不良,>1.215为预后良好,称之为比值法;MRS≥4为预后不良,MRS<4为预后良好,称MRS法;两种方法比较,对预后的评估效果无统计学差异。  7.CD4+/CD8+比值在脑梗死后轻度肺部感染组CD4+/CD8+比值为1.576±0.023,重度感染组CD4+/CD8+比值为1.137±0.034,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1.CD4+/CD8+比值与神经功能障碍成负相关,比值越低,神经功能障碍越重。  2.CD4+/CD8+比值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CD4+/CD8+比值为1.215为评估预后的最佳切点,评估预后不良的能力与改良的Rankin评分量表MRS≥4评估预后不良的能力无统计学差异。  3.CD4+/CD8+比值与感染程度成负相关,比值越低,病程中合并感染程度越重。
其他文献
小学数学是一个关键的启蒙点。数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科,数学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扩散。学好数学,解题教学方法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学校还不能正视解题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所以我们要找到问题的根源并加以完善,使解题教学方法多样化,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教学活动的最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所以,学生在课堂中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其学习来说至关重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
期刊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难度随着知识累积的程度而不断提升。学生在理解学习了概念的基础上,需要能够掌握较强的解题能力来解答实际中的问题。与此同时,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由于难度的提升,联系实际的困难程度也逐渐增加,抽象性的理解内容较多,学生通过题目的解答,能够加强抽象性概念的理解。由此可见,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培养解题思路的重要性。基于此,本文对于解题思路的培养展开探讨。  解题思路的培养不仅仅
期刊
初中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学生的成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行探究式教学非常普遍,本文就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说明,指出了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随着新课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很难适应当前教学的发展需要。当前,各个学科都在进
期刊
物理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现象与知识,更好地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初中物理教学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够丰富学生自身的知识,但是由于物理学科对学生思维逻辑性提出了较高要求,一些学生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再加上物理学科涵盖的知识较为抽象,教师实施的教学方法也比较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成绩不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还应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选择初中物理教
期刊
在素质教育取代应试教育主体地位的当今社会,包括政治在内的诸多学科都面临着比过去更高的要求。本文以合作学习的视角为切入点,首先概括了在高中政治课堂对合作学习方式加以运用的意义,接下来结合人教版高中政治教材的内容,围绕着合作学习方式的应用策略展开了讨论,具体内容涵盖情境创设等方面,供教师参考。  到目前为止,虽然大部分高中都已经在政治课堂上引入了合作学习的方式,该方式在提高学习效率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期刊
从教学的层面来讲,以往的教学模式一直停留在重视学生成绩提升这个较为浅显的层面,而深度教学,就是回归教学的本质,注重教学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升。所以说,深度教学才是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也更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如何将其有效地引入初中化学教学中,成了每一个化学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下面,就是针对这一探究提出的几点思考。  革新教师教学理念  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是实施深度
期刊
目的:探讨JNK特定抑制剂SP600125对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10、20、40μmol/L的JNK抑制剂SP600125处理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24、48、72h,选
当我们升入高中就会发现高中的物理明显与初中的物理不同。高中的物理概念性强,理解性强,最大的不同是课程比较紧凑,我们常常对第一章要学的知识还没有掌握好,新的一章内容就已经开始了。正是因为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的学习方法也要相应做出改变,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才是学好高中物理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从高中物理的特点切入,说明学习方法的重要性,并提出学习物理的正确方法。  高中物理的特点 
期刊
目的:研究全身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对产妇产后出血的影响。  研究方法:选取ASA分级Ⅰ-Ⅱ级,年龄21-40岁,体重70-90kg,孕周36-40周,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分如下三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