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肾通痹汤对大鼠实验性膝骨性关节炎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变化的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efltoef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实验大鼠服用益肾通痹汤后对其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ɑ表达的影响。依次来探讨益肾通痹汤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机理。
  方法:将40只健康雌性SD大鼠喂养1周以使其适应环境,以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是假手术组(A),模型组(B)、对照组(C)和实验组(D)。除假手术组外,其余组大鼠用Hulth改良法进行造模。实验组以3.7ml/kg/d的剂量给予益肾通痹汤,对照组给予170mg/kg/d的剂量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假手术组未接受治疗,模型组按8ml/kg/d的剂量给予0.9%生理盐水。连续干预4周后处死,取大鼠膝关节软骨在光镜下观察各组HE染色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ɑ。
  结果
  ⑴HE染色光镜观察
  假手术组:软骨细胞结构清晰,细胞均匀分布,未观察到分裂增殖和细胞聚集,潮线完整,无血管翳形成。模型组:软骨结构无序,边界不清,软骨细胞数量少,排列明显不规则。细胞簇集现象可见,潮线模糊,多层次或不可见,并且没有形成血管翳。盐酸氨基葡萄糖盐对照组:细胞排列整齐,结构清晰,细胞数量多于模型组。没有明显的细胞簇集现象,潮线完整清晰,没有形成血管翳。益肾通痹汤组:软骨细胞数量多于模型组,排列整齐,少数层次结构混乱,与模型组相比,聚集现象减少,潮线比模型组更清晰,更完整。
  ⑵模型组IL-1β高于假手术组(P=0.000<0.05),二者具有统计学差异;对比于模型组,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P=0.013<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肾通痹汤组(P=0.008<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药物对膝骨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益肾通痹汤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对比(P=0.921>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二者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无差异。模型组TNF-ɑ含量高于假手术组(P=0.003<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于模型组,盐酸氨基葡萄糖对照组(P=0.01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益肾通痹汤组(P=0.03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种药物对膝骨性关节炎都有治疗作用。益肾通痹汤组与盐酸氨基葡萄糖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128>0.05),说明二者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无差异。
  结论:益肾通痹汤可显著降低膝骨性关节炎大鼠炎症滑膜组织中IL-1β和TNF-ɑ的表达量,IL-1β和TNF-ɑ的表达量的降低提示益肾通痹汤能有效减轻滑膜炎症及增生,进而保护关节软骨,延缓膝骨性关节炎病程进程。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我国优质地方蛋肉兼用品种固始鸡和快大型肉鸡安卡鸡为素材,采用PCR—SSCP、DNA测序、CRS—PCR—RFLP等技术,对F2代群体中生肌因子5(Myf5)基因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最小二乘分析评价了该基因变异位点与主要经济性状的关联性。主要结果如下:  (1)本研究在鸡的生肌因子5的外显子1上引入MspⅠ酶切位点,MspⅠ酶切位点为C^CGG,相对原序列CCGA突变了一个碱基,
未成年人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其成长发展是世界永恒关注的话题,而流浪未成年人作为其中更为脆弱、敏感的一部分,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流浪未成年人这一群体往往因为居无定所、无人看顾而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流动性,救助工作难以顺利实施,理应进一步完善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本研究主要是围绕如何促进个案工作有效地参与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工作,笔者以参与P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的社工服务为
目的:观察清肝化脂汤治疗脾虚痰瘀互结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的临床疗效,探讨健脾化痰祛瘀法用于NAFL治疗的理论依据,为中医药治疗NAFL提供临床方法和依据。  方法:贵州省中医院2017年12月-2018年12月诊断为脾虚痰瘀互结型NAFL门诊患者共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相同基础治疗(科学的饮食和运动),治疗组在基础治疗同时加予清肝化脂汤,对照
目的:以疏肝泻火、化痰散结为大法,观察应用徐氏甲亢验方联合甲巯咪唑治疗Graves病(肝郁化火夹痰证)的临床疗效。评价徐氏甲亢验方在治疗本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治疗Gnaves病提供更好的临床思路。  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Graves病(肝郁化火夹痰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予以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根据患者病情轻中重程度的不同,甲巯咪唑(MMI
目的:  本课题采用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通过观察患儿治疗前后证候变化,记录相关证候积分及研究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综合评价维生素B1联合维生素B12行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使用和推广提供参考。  方法:  1.研究对象:在病房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符合标准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60例,按照家长意愿分
目的:  本研究将运用统计学研究方法,探讨闭合性跟骨骨折L型切口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结合数据分析结果、临床观察、文献报道及相关综合临床各学科医学知识,分析并发症出现的深层原因以及相关预防措施,为临床医生规避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情况提供参考。  方法:  对2012年1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行经L型切口手术治疗的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共99例,通过观察术口愈合情况,根据是否出现伤
学位
目的:  检测冠心病患者血浆肠道菌群代谢物三甲胺氧化物(TMAO)水平,探讨其与冠心病中医证型、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数目、Gensini积分、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2月期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科因胸痛入院并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将冠状动脉造影提示冠状动脉狭窄≥50%且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的150例患者纳入冠心病组;另外纳入同期在心血管科行冠状动脉
目的:  本文以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医案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数据挖掘结合方法,将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的用药临床经验总结,提高中医治疗不寐临床疗效,不断总结创新中医治疗不寐临床经验。  方法:  文献研究部分:首先把现代西医对于不寐的认识现状和现代中医对于不寐的认识的现状中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然后重点收集和整理清代医家治疗不寐病的医案、医话等文献资料,从中整理出清代医家对于不寐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和用
学位
[db:内容简介]
目的:通过观察祛瘀生新方对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teroid-induced osteonecrosis of femoral head,SONFH)家兔模型的血脂变化,探讨祛瘀生新方对SONFH的影响,以及祛瘀生新方对于治疗早期SONFH的作用机制,评价采用中医药治疗SONFH的疗效,探究其预防以及早期治疗机理。  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祛瘀生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