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浙江学术转型研究——以1821—1911年间刊行的浙籍学者著(译)述为考察对象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erqi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821—1911年间刊行的浙籍学者著(译)述为考察对象,以清代以来出版的各种书目、地方文献等资料为依据,以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各个时期浙人著述的数量与内容上的变化,以对晚清时期浙江传统学术逐渐衰微与嬗变、以及近代学术在浙江产生发展的历史事实有更加实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清这一时期在社会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术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的历史脉络。本文首章介绍了清代浙江学术发展的总体概况。第二章论述了晚清浙江传统学术不断衰微的总趋势中,汉学、理学与今文经学都曾作过最后一搏的努力,并力图通过向经世实学转向,使传统学术实现振兴。第三章论述了浙江学者积极的西书中译活动,为近代学术在浙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至清末,新知识分子们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创造性的劳动,在20世纪初的中国形成了“新学”——近代学术。
其他文献
清末,具有资本主义性质洋务派的“官督商办”企业,最早产生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而其中的第一家则是轮船招商局。它既是股份制企业又是“官督商办”企业。学术界对“官督商办”
文章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海水动力学的方法“复原”了历史时期胶州湾海岸演变情况。研究表明,由于自然条件的不同,胶州湾的三条海岸在历史时期表现出不同的海岸变迁状态。研究发现
中国历史发展到战国末期,各种强国思想都经历了一次实践检验的洗礼,战国七雄的争斗也进入后期最惨烈的阶段,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呼之欲出。与此同时,时代也对强国思想经验教训的
周代爵禄制度是周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是在继承商代爵禄制度的基础上形成的。目前公认的商代爵称有侯和伯,商王朝授予方国的侯爵和伯爵并不是商王的子弟,而是对已有方国政
历史上,由于政治、民族迁徙及战争诸原因,女真族在中国与朝鲜半岛政权的关系中,一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明王朝不仅需要借助朝鲜力量来防范女真势力,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防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