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1821—1911年间刊行的浙籍学者著(译)述为考察对象,以清代以来出版的各种书目、地方文献等资料为依据,以定性研究与量化统计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观察各个时期浙人著述的数量与内容上的变化,以对晚清时期浙江传统学术逐渐衰微与嬗变、以及近代学术在浙江产生发展的历史事实有更加实证的认识,从而进一步理清这一时期在社会近代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学术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型的历史脉络。本文首章介绍了清代浙江学术发展的总体概况。第二章论述了晚清浙江传统学术不断衰微的总趋势中,汉学、理学与今文经学都曾作过最后一搏的努力,并力图通过向经世实学转向,使传统学术实现振兴。第三章论述了浙江学者积极的西书中译活动,为近代学术在浙江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至清末,新知识分子们在各个学科领域都有创造性的劳动,在20世纪初的中国形成了“新学”——近代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