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肛门瘙痒症(Peritus Ani, PA)是常见的肛门良性疾病,是肛肠科医生门诊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之一。其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方面,而保守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大部分患者可通过多种不同的保守疗法获得一定的疗效。在保守治疗中,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使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加突出,是目前中医治疗肛门瘙瘁症疾病研究中的重点之一。目的:比较不同因素对肛门瘙痒症发病的影响,总结其中的规律,为其治疗的适应症、个性化方案选择及预后提供临床证据。方法:本课题病源来自从2012年7月至2013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肛肠外科就诊患者,将符合纳入标准研究的肛门瘙痒症患者进行研究,最后纳入共49例,每例患者均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完成病例观察表填写,观察指标主要由年龄、性别、病程、学历、肛门瘙痒程度及睡眠情况等组成。使用SPSS13.0对所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检验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土标准差(x2±s)进行统计,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精确卡方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1.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此次收集患者肛门瘙痒的发病与性别无明显相关性。年龄方面:40岁以下及55岁以上患者数量较少,40岁至50岁患者数量较多,表明年龄可能与肛门瘙痒症的发病相关。男女病程比较:女性患者病程明显长于男性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辨证分型,统计显示湿热下注型肛门瘙痒症患者明显多于其余三种证型患者,可能与岭南地区湿热体质人群基数较多相关。饮食偏嗜方面,57.1%患者喜好辛辣油腻之品,提示饮食辛辣可能与肛门瘙痒症的发病相关。不良生活习惯方面,63.3%患者有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表明不良生活习惯可能是肛门瘙痒症的一个诱发因素。2.不同分组间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女性患者肛门瘙痒程度明显高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睡眠质量比男性患者要差(P<0.05),说明肛门瘙痒症对女性患者生活的影响比男性患者大;不同年龄组间比较,40岁-55岁年龄组肛门瘙痒程度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睡眠质量亦比其他两个年龄组患者差,表明中年患者发生肛门瘙痒症时,症状比其他年龄组般较重(P<0.05)。结论:肛门瘙痒症是一个病理因素复杂、发病率较高的疾病,肛门瘙痒的发病与众多因素相关,其中性别、年龄、饮食偏嗜与肛门瘙痒程度存在明显正相关,更年期与饮食辛辣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肛门瘙痒症;反之,年轻、饮食清淡人群中肛门瘙痒症的发生率则较低,发生肛门瘙痒症时其症状也较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