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高功率微波脉冲压缩器的研究

来源 :清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bb20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脉冲压缩器是加速器领域和高功率微波领域非常重要的微波器件,可以通过缩短微波脉冲的长度来提高微波脉冲的功率水平。脉冲压缩器的研究已经有40多年的历史,如何减小设备的体积,如何提高功率增益和效率以及如何让脉冲波形满足加速器的需求,一直是脉冲压缩器的研究中所面临的挑战。论文从脉冲压缩器面临的诸多挑战出发开展脉冲压缩器的研究,包括新型脉冲压缩方法的研究,微波结构的设计和制造以及脉冲整形等内容。论文中脉冲压缩器的分析从时域和频域两个角度开展,时域分析从微波传输线理论出发,讨论脉冲压缩的物理过程;频域分析通过脉冲压缩器的微波网路得到脉冲压缩器的频率响应曲线,进而可以计算输入输出的波形。基于双极化模式耦合器的S波段球形脉冲压缩器的研究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开展。该脉冲压缩器的重量仅50 kg,两个波导口之间的距离仅230 mm,最终输出脉宽为300 ns,峰值功率为566 MW。从2015年起,清华大学与欧洲核子研究组织开始合作开展脉冲压缩方面的研究,主要针对基于速调管紧凑直线对撞机的脉冲压缩器。研究过程中所设计的紧凑调幅腔链,可以让SLED脉冲压缩器输出带有纹波的平顶脉冲。方案中还拟采用基于双速调管的PM-AM调制技术,可以消除纹波。调幅腔链和PM-AM调制技术都通过对输入微波脉冲进行脉冲整形实现微波脉冲的平顶输出。PM-AM调制技术的可行性在清华大学双速调管高功率平台上得到验证,实验成功将SLED脉冲压缩器的输出微波脉冲调平。此外,在脉冲整形方面,高效脉冲压缩的概念也得到验证。实验通过脉冲调制器的上升沿对微波脉冲进行整形,经过整形后速调管输出的微波脉冲可以提高脉冲压缩器的效率。高功率增益两级脉冲压缩的研究在紧凑脉冲压缩器和调幅腔链脉冲压缩器的研究基础上开展,并为双速调管高功率平台设计了基于球形谐振腔的紧凑两级脉冲压缩器,其功率增益为20,输出脉宽为100 ns。论文中给出这种脉冲压缩器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并针对两级脉冲压缩器的方案设计和制造测试用腔体和微波器件,为未来清华大学双速调管高功率平台的升级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超短超强中红外光在超快化学、强场物理及阿秒科学等领域有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近几年来该领域的研究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由于传统激光晶体及非线性晶体的限制,长期以来超短超强中红外光源(特别是长波红外光源)始终是超快激光技术领域的一大挑战。本文针对这一困境,另辟蹊径从激光等离子体角度入手,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等离子体“光子减速”机制产生相对论光强、波长可调谐的单周期长波红外脉冲新方
随着精准和个体化医疗概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医院计划使用质子和重离子放射治疗。相比于光子,质子和重离子不仅有更好的物理剂量分布,而且有更强的生物效应。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质子和重离子等高LET射线的生物效应,本文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准确模拟不同LET射线所致的DNA损伤和分布以及不同类型的染色体畸变;二是如何建立基于DNA辐射损伤的细胞存活机理性模型。具体工作如下:(1)基于仅适用于光电子的纳剂
纤毛(也称为鞭毛)是基于微管组装的,突出于细胞表面的毛发状亚细胞结构。纤毛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运动、知觉感知、信号传导、胚胎发育及细胞周期调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纤毛结构或功能的缺陷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统称为“纤毛相关性疾病”,例如肾囊肿、多指症、内脏反转和呼吸道疾病等。大量研究显示多种纤毛疾病与鞭毛内运输机制(IFT)相关基因的突变有关,因此对IFT的研究可为诊断和治疗纤毛相关疾病提供理论
镁合金性能优异,应用前景广阔,然而有限的室温塑性变形能力限制了其生产应用。在镁合金的变形过程中,常会出现孪晶与孪晶、晶界及位错的相互作用,进而影响孪晶的形核及生长,对其塑性变形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镁中孪晶与孪晶、晶界及位错的相互作用,借助对应力分布、错配度及原子位移等的分析,对其内在机理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在施加切应变的情况下,单个{1012}孪晶的平均横向生长速度大于增厚速
挤压铸造是一种先进的近净成形工艺,它集成了铸、压成形的优势,应用于轻合金材料,可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实现高性能、轻量化的零件成形制造。铸件-模具界面换热及压力传递是挤压铸造过程中的核心物理问题,因此深入研究挤压铸造铸件-模具界面换热行为和压力传递规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意义。本文通过设计挤压铸造实验用的模具和铸件、设计测温单元、精确安装压力传感器以及开展挤压铸造实验,建立了一套准确的铸型温度和
排放法规不断加严对直喷汽油机(GDI)的燃油雾化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闪沸喷射作为提升雾化质量的有效手段,受到了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多孔式喷油器,在闪沸条件下多个油束会相互聚拢发生喷雾坍塌。喷雾坍塌会显著改变缸内燃油分布,可能导致喷雾贯穿距升高并引起喷雾撞壁,为发动机的燃烧和排放性能带来不良影响。本课题围绕闪沸条件下喷雾坍塌的影响因素、机理和抑制手段三个方面开展了研究。在喷雾坍塌的影响因素
镁合金是重要的轻量化材料,挤压铸造是制造高性能结构件的先进成形方法,以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多元镁合金挤压铸造为应用背景,开展压力下凝固微观组织演化的实验研究及相场建模,对于深入理解压力下凝固机制,预测压力下凝固微观组织,进而指导挤压铸造技术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建立了透明合金压力下凝固过程原位观察的实验装置,采用透明合金,通过原位观察实验,系统研究了不同恒压力、周期性“升-降”压力、
通过有机朗肯循环回收利用内燃机余热是实现汽车节能减排的重要途径。涡轮低比速设计是提高车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轴系可靠性、降低系统成本的有效手段。低比速涡轮效率低是车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研发所面临的主要难点和瓶颈,深入研究低比速涡轮内部流动机理,探讨提高低比速涡轮效率的流动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价值。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论文仿真研究了车用有机朗肯循环低比速涡轮在高、低压比工况的
随时间变化的磁场(电流)将会在导体结构中产生感应电流,我们称之为涡流。在托卡马克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真空室中的涡流将对等离子体放电产生多种影响。它会影响装置结构应力分布、影响等离子体击穿和加热效率、降低平衡反演和实时控制的精度、与不稳定性相互作用导致破裂等问题。尤其在类似SUNIST这样的短脉冲放电且拥有复杂真空室结构的装置中,真空室涡流对装置运行、平衡反演和控制、波加热、密度测量以及破裂阶段的物理
在等离子体实验物理研究中,等离子体电子密度是重要而又基本的参数之一。在密度诊断技术研究领域,激光干涉诊断技术是一种常规的诊断手段。然而随着装置规模增大(如ITER装置)和密度提高,等离子体密度引起的折射和条纹跳变会对远红外激光干涉仪造成较大的影响,而有望解决这些问题的短波长干涉仪又会受到较大的来自机械振动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技术革新以研究能适应高参数等离子体装置的新干涉仪技术和系统。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