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文关怀是一个古老而又长青的话题,就人文关怀而言,其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内涵,但终究离不开一个人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养人、完善人的教育活动,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因而人文关怀和思想政治教育有着深层次的契合。在一个科学至上的年代,人文被科学的光环所掩盖,不仅如此,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国人精神世界的失落让人感叹不已,再加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本身就遇到了困境,对人文关怀的呼唤更加急切。在党的十七大和十八大报告中,也都提到了人文关怀,并将之视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这为人文关怀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注入了新的时代活力。因此,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如何更好的实施和应用人文关怀就成为了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课题。本文从促进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施与应用出发,通过查阅学术界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重新梳理出人文关怀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基础;通过考察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现状,以求更加清晰的了解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实施所存在的问题,在深刻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探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旨在为积极促进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实施献言献策。总体而言,本文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引言部分主要是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研究现状、研究评述和研究方法。这一部分在于提出研究问题,在探讨笔者选题缘由的同时,明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研究进展和不足,以此作为本研究的立足点,进而确定科学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主要是从人文关怀的内涵界说出发,界定了人文关怀的基本概念,进而阐发了人文关怀的特征;其次,在这一部分还阐述了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并从而引出了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三个维度。第一部分作为本文的基垫和支撑,为下文的展开奠定了相应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主要是梳理了古今中外涉及人文关怀思想的相关理论,明确了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理论根据。理论根据主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西方文化中的人文思想、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对“人文关怀”思想的践行与创新等四方面展开,归纳和整理了人文关怀的理论基础及其发展轨迹,为人文关怀的合理和有效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第三部分主要是在从现状出发,借助于相关研究的调查数据资料,分析了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关怀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当前存在的问题从社会、高校、个体三个维度上进行了归因分析,为文章的第四部分奠定了基础,增强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在以上三个部分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主要是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教育者、载体和制度的建设四方面展开提出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强化人文关怀的策略。第一,基于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全面提升对人文关怀的认识。人文关怀应是立足于大学生的生命整体发展的全面关怀,不仅要注重全方位的关怀,还要注重全过程的关怀。第二,教育者作为人文关怀的践行的主体,其自身的人文素养对其人文关怀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而要加强人文关怀的应用,就要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人文素质,通过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树立、人文素养的提升和关怀能力的提高,为人文关怀的实施与应用提供有力的保障。第三,人文关怀的有效实施必须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通过在课堂、校园文化、网络平台、实践活动中的渗透,促进大学生主体性的生成、个性的充分发展。第四,人文关怀的实施与应用要回应于当前大学生心理状况,加强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成为了人文关怀实施的重要内容,心理教育要从学校、院系、个体三个层面上进行加强。第五,人文关怀的应用与实施要注重保障机制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文关怀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长期而有效的实施。人文关怀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可践行的操作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加强人文关怀的实施和应用,才能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真正促进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