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骨水泥强化术后2年内再发骨折风险评估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el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常见于绝经后妇女及高龄老年人的慢性全身性疾病,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骨质疏松性骨折是公认的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并发症。其中,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具有“级联反应”,临床工作中不少见曾因脊柱压缩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再发骨折入院行手术治疗的情况。本研究对多种危险因素进行分析,计算它们与再发骨折风险的相关性及权重,将计算方式制作成易于传播和使用的计分量表形式,在兼顾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骨质疏松患者脊柱再发骨折风险评估的推广度,通过此方式加强医生与患者的联系。便于临床医生识别再发骨折高风险人群、患者自身判定再发骨折风险,敦促高危患者加强防护,严格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改善疾病预后,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保险在再发骨折方面不必要的开支。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收集了 2013年1月31日至2018年1月31日期间因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绝经后女性患者信息131例,进行为期12-57个月(平均26.5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2年内是否再次发生骨质疏松脊柱骨折,将患者分为2年内未再发骨折组(72例,年龄范围62-85岁,平均年龄70.38±6.95岁)和2年内再发骨折组(59例,年龄范围60-85岁,平均年龄73.24±6.94),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年龄、身高、体重、绝经年龄、吸烟饮酒史、患有基础疾病种类、当次入院发生脊柱骨折数、以往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次数、发生脊柱骨折的椎体和椎体总数、当次入院进行骨水泥强化手术椎体和椎体总数、术中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平均体积、骨转换标志物、血钙浓度等。使用统计软件筛选2组数据间经单因素分析发现显著性差异的变量,再进行Logistic分析选出与再发骨折风险相关性高的因素,计算其权重,并将变量不同取值赋分,使分值与Logit函数计算出的不同概率一一对应,从而得到简便的评分量表。结果: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女性中,发生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并进行骨水泥强化手术后,取α=0.2,筛出2年内再发脊柱骨折的高危因素有:绝经年龄(P=0.159)、既往发生多次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P<0.005)、当次入院发现多个椎体骨折(P=0.031)、当次入院多个椎体接受手术(P=0.193)、每个椎体内注入骨水泥体积过多(P=0.175)、术后抗骨质疏松治疗不规范(χ2=13.023,P<0.005)、患有其他基础疾病(χ2=20.103,P<0.005)腰椎骨密度值(P=0.011)和体质指数(P=0.166)是可能2年内再发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组和未再发骨折组之间有差异的因素。将以上因素再次进行Logistic分析后,筛出既往骨折次数(P<0.0001,OR=66.58)、腰椎骨密度值(P=0.09,OR=1.79)、绝经年龄小于等于45岁(P<0.0001,OR=0.04)、平均每个椎体内骨水泥体积(P=0.04,OR=2.17)4个变量用于构建风险评估模型。经模型分析既往发生多次脊柱骨折、腰椎骨密度值过低、过早绝经、骨水泥强化手术中椎体内注入过多的骨水泥是再发脊柱骨折的高危因素,与临床经验和以往学术发现相一致。结论:这种新的再发骨折预测模型将腰椎骨密度T值、既往发生脊柱骨折次数、术中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体积、绝经年龄4个因素纳入分析,为评估已接受骨水泥椎体强化手术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2年内再发骨折风险提供了较为完整的框架,经大量样本积累校正后可用于临床评估,作为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的参考。
其他文献
高压直流输电具有远距离、低损耗以及大容量输电等优点,在国内外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高压电缆的绝缘料是交联聚乙烯(XLPE),但由于XLPE材料存在诸多缺点,如:
[目 的]通过分析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与实验检查特征并将其与非艾滋病隐球菌性脑膜炎进行对比分析,了解本地区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特征及两种疾病临床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电源技术,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研究。相比于传统导线传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更具安全性、便利性和实用性,已经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应用,深刻地
目的:将瘦蛋白负载到丝素纤维构建能够促进血管生成的纤维膜,研究其促进口腔黏膜再生的能力。方法: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丝素纤维,通过薄膜分散法制备瘦蛋白脂质体并表面氨基
睡眠障碍是影响当今社会个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而普遍的问题,困扰着数百万人群,长期睡眠不足严重影响记忆能力,但其机制尚不清楚。髓鞘是神经元轴突外包裹的一种富含磷脂的
猪(Sus scrofa)作为重要的家畜以及生物学模型,在生物学研究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家猪于一万年前在近东和中国被独立驯化,其群体间表型和基因型的巨大差异隐藏在各自的基因池内
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整个社会对电量的需求不断提升,与此同时,变电站新建工程大量增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电子设备集成度的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成为电网建设工程的必
背景:前瞻性随机试验表明:对于急性胆囊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优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此类试验常由少部分对手术特别感兴趣的专业外科医生进行的。各种研究报告指出,
[目的]本实验通过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ypoxic ischemic brain damage,HIBD)模型,采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脑内移植治疗,探
甘蔗是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干旱是限制可持续甘蔗生产的最具挑战性的农业问题之一。ATP-柠檬酸裂解酶(ACL)是植物生长发育中的关键酶,其功能之一是能够提高植物的抗逆性,SoACLA-1基因是编码甘蔗ATP-柠檬酸裂解酶蛋白的一个亚基的基因。本课题组前期构建了以玉米ubi为启动子的SoACLA-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UBTC-SoACLA-1,并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该载体转入甘蔗品种ROC22中,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