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D3抑制猪伪狂犬病毒诱导小鼠流产及其分子机制的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ong1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繁殖障碍是造成母猪生产力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而由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引起的伪狂犬病(Pseudorabies,PR)则是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疫病因素之一。PRV感染妊娠母猪后,可引起母猪单核细胞病毒血症,降低母猪免疫力,并可通过胎盘屏障感染胎儿,导致母猪繁殖障碍,出现流产和死胎等临床症状。另外,PRV感染耐过猪会转为潜伏感染状态,长期携带病毒并排毒,成为新的传染源。自2011年中国出现毒力增强的变异毒株以来,该病在疫苗免疫的猪场不断发生,给发病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增强机体细胞的抗病毒活性,有效抑制病毒的感染和在母猪体内的增殖,降低母猪流产率,是提高母猪生产力的主要措施之一。研究显示,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1,25(OH)2D3(VD3),不仅在调节雌性动物母胎界面的免疫耐受,维持正常的妊娠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还对一些病毒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然而,VD3是否具有增强宿主细胞抗PRV的活性,目前尚不清晰。本研究通过体内外实验,确定了VD3对PRV诱导小鼠流产的抑制作用,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了探讨。
  (1)为了解由PRV引起的流产在母猪流产中所占的比重,本研究于2018年1月~2019年5月从河北省不同地区猪场收集的胎儿,采用PCR方法进行PRV检测,并将部分阳性样本进行了gE全基因的扩增和遗传变异分析。为进一步了解种猪群和商品猪群受PRV的影响程度,本研究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从河北省11个地市195个不同规模猪场采集的10,479份血清,进行了PRV病毒囊膜糖蛋白E(gE)抗体的检测。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4个流产胎儿中54个为PRV阳性,阳性率为26.47%;对扩增的8株PRV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河北省流行毒株均在第48位和第492位各存在1个天冬氨酸的插入,为变异毒株。血清学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河北省11个地市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血清样本gE抗体平均阳性率为50.05%;检测的195个猪场中,场群阳性率为82.56%,且存栏50~300头母猪的规模化猪场阳性率最高;不同阶段的猪群中,种猪群空怀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73.75%;选择母猪gE抗体阳性率介于30~40%之间和60~70%之间的两类猪场各6个,进行流产率统计,结果显示,gE抗体阳性率高的猪场流产率明显高于gE抗体阳性率低的猪场。由以上结果可知河北省猪场PRV的感染较为普遍,同时,空怀母猪和流产胎儿的高阳性率提示PRV在引起母猪空怀和流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为探讨VD3对PRV诱导妊娠动物流产的影响。首先在小鼠妊娠的不同时间,采用颈背部皮下注射法,用不同剂量的PRV进行攻毒,确定PRV诱导小鼠流产的最适妊娠时间和最佳病毒用量。并用不同剂量的VD3预处理妊娠小鼠,然后接种PRV,分析感染后相关组织中PRV的效价及小鼠流产率和死亡率,以及VD3对小鼠子宫和卵巢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用0.35mL1000TCID50PRV病毒剂量感染妊娠12d的小鼠,感染后实验小鼠出现较高的流产率。用300μg/kg的VD3预处理妊娠小鼠,可明显抑制PRV的增殖,减轻PRV感染引起子宫等组织的损伤,使小鼠流产率降低37.5%。VD3在小鼠体内具有抗PRV的活性。
  (3)为了进一步探明VD3降低PRV引起小鼠流产的机制。本实验先使用不同浓度的VD3对PK-15细胞预处理,再用PRV感染细胞。PK-15细胞中PRV的效价用qPCR法检测,PRV对PK-15细胞的损伤情况用MTT法分析,以确定VD3在体外的抗PRV活性。然后使用不同剂量的PRV感染PK-15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对PK-15细胞中两种自噬相关蛋白LC3和p62在感染后的不同时间点的水平进行了分析,以确定PRV对细胞自噬的影响。并用PRV感染经自噬诱导剂雷帕霉素或自噬抑制剂3一甲基腺嘌呤(3-MA)预处理的PK-15细胞,以确定自噬对PRV复制的影响。之后用不同浓度的VD3处理PK-15细胞,然后再分别感染不等量PRV,并对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细胞中LC3-Ⅱ和P62水平以及Ⅰ型干扰素(IFN-α)、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6)的mRNA水平进行分析,以确定VD3是否能诱导PK-15细胞自噬,以及VD3对PRV的抑制作用是否与自噬及炎症反应等有关。结果显示,VD3在体外亦具有抗PRV活性,且VD3体外对PRV增殖的抑制程度与VD3的使用剂量有关,200nmol/L VD3能明显降低PK-15细胞中PRV的效价,减轻PRV对PK-15细胞的损伤。LC3-Ⅱ量随PRV感染后时间的变化而变化,PRV在感染早期诱导细胞自噬,而在感染后期,抑制宿主细胞的自噬。经雷帕霉素预处理的PK-15细胞,LC3-Ⅱ表达量明显升高,而PK-15细胞中PRV的效价则显著降低,经3-MA预处理的PK-15细胞,结果则与之相反,说明白噬可以抑制PRV在宿主细胞中的复制。VD3预处理能显著增加PRV感染细胞中LC3-Ⅱ的量和P62降解,降低PRV的效价,表明VD3可以诱导PK-15细胞自噬,且VD3抗PRV的作用与其诱导自噬有关。PRV感染能显著增加细胞IFN-α、TNF-α和IL-6的表达量。但VD3预处理,并没有使PRV感染细胞中IFN-α、TNF-α或IL-6的量增加。这些结果表明,VD3的抗PRV作用主要与其诱导的细胞自噬有关,而与I型干扰素或炎症反应无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证明VD3能有效抑制PRV增殖,降低PRV引起的流产率。细胞自噬有助于机体除清除感染的PRV,而VD3能有效诱导细胞自噬,且VD3对PRV的抑制作用与其诱导细胞自噬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干旱和肥料利用率低是农业发展中的两个关键制约因素,保水剂和控释肥是改善干旱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的两个有效措施。以保水剂性能研究着手,采用市售保水剂进行了月季试验,发现实际使用中市售保水剂易受土壤溶液中盐浓度的影响,由此通过提高保水剂在盐溶液中的吸水性和施用控释肥降低土壤溶液盐浓度两个角度开展研究,合成了新型改性淀粉保水剂并在模拟和实际施用中配施控释肥进行了作用机理的探讨,并研究了新型复合包膜保水控释肥
学位
目前,土壤盐碱化是影响全世界农业生产发展的问题之一,造成土地资源退化致使可利用耕地资源减少。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地,吉林省松嫩平原又是世界三大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合理改良和开发盐碱土对农业可持续生产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培养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施用硫酸铝(0kg/hm2, 300kg/hm2,500kg/hm2,900kg/hm2,1400kg/hm2)
苹果树腐烂病(Valsa canker of apple)为苹果毁灭性病害,素有“苹果树癌症”之称。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发现树体缺钾是苹果树发生腐烂病的主要原因。本研究拟在此基础上,开展钾元素增强苹果树体抗病机理研究。主要通过对不同钾水平的苹果愈伤组织茉莉酸甲酯(MEJA)含量的检测、钾元素对体内MEJA含量的影响、MEJA处理对相关病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和对抗性相关次生代谢产物表达的影响等进行研究
果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ructicola)是我国苹果炭疽叶枯病的优势病原菌。苹果炭疽叶枯病主要危害叶片,发病叶片快速失水枯焦脱落;也能感染果实,引起果面产生坏死斑点甚至提前脱落。近十年我国苹果产区大面积流行,使得国内苹果种植业遭受了巨额经济损失。  小分泌蛋白在病原真菌致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病菌-植物互作的关键因子。本实验室前期从果生炭疽菌基因组中鉴定出4个小分泌蛋白,其
食蚜蝇(双翅目:食蚜蝇总科)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的重要经济昆虫,大约1/3种类的幼虫捕食蚜虫等害虫。同时,其成虫大多具有访花的习性,是继蜜蜂之外的第二大类传粉昆虫。国外研究已表明多数食蚜蝇尤其是捕食性食蚜蝇具有远距离迁飞性,且迁飞对传粉和生防功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以我国常见种类黑带食蚜蝇Episyrphus balteatus(De Geer)为研究对象,利用高空测报灯系统监测了渤海湾跨海迁飞
学位
培育和利用抗虫品种是防治作物害虫最经济有效的措施.通过转抗虫基因培育抗虫品种是重要方法之一.此项工作中需要对转基因植物进行鉴定和筛选,因此发展快速、准确、简便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研究以检测目前抗虫转基因育种中研究最多、获得成效最大的转Bt抗虫基因的表达产物(杀虫蛋白)为检测目标.为此研究了影响抗原和抗体制备的主要因素,制备出灵敏度高的特异抗体,在此基础上开展检测方法研究,掌握影响检测
家蚕因能吐丝结茧而被列为重要的经济昆虫。蚕丝是一种天然的动物蛋白质纤维,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就开始利用蚕丝制作纺织服饰。自古以来,蚕丝制品以其华丽的外观、优雅的光泽、舒适的体感而被大众喜爱。近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发现蚕丝还具有可控的生物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较强的可塑性等优点,开启了蚕丝在生物医学材料、药物缓释载体、生物传感器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广阔应用空间。蚕丝独特的蛋白成分及成纤维过
学位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的生发泡(germinal vesicle, GV)染色质最初是不凝集的,随着卵母细胞生长,染色质会凝集成不同的构型。生发泡染色质构型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相关。然而,过去报导的卵母细胞生发泡染色质构型分类标准不统一,并且不能很好地与卵母细胞发育能力联系起来。因此,亟需建立卵母细胞染色质构型分类标准,进而明确其与发育能力的关系。此外,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 ZEN)可进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