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巫术的社会功能解析——以1324年密谋刺杀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事件为例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owb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巫术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文化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功能理论者将巫术存在的原因归结为积极的社会功用。本文从历史社会学的角度,考察微观层面中巫术在时间、空间及主体能动性三个重要环节的作用下,所发挥的具体功能。1324年密谋刺杀案件包含多重社会关系,罪犯密谋利用巫师作法刺杀国王及一些考文垂官员,但中途阴谋败露而遭到处罚。通过对案件所涉及的三方力量,即以国王为代表的受害者、巫师以及考文垂密谋者的具体分析,重建当事人对事件本身的理解,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以及民众生活的角度分别探究巫术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如何发挥微观功能。 爱德华二世时期的英格兰,表现出了复杂的社会特征。他的统治左右掣肘,使其处于一种苦恼而紧张的状况中,贵族桀骜不驯,边陲时有战争发生,经济危机的爆发更刺激了原有的社会矛盾,对巫术犯罪的审判成为他对抗政敌、维护统治的一种手段;考文垂密谋者铤而走险策划谋杀,是因为不堪忍受考文垂官员的勒索,他们对官府繁重的税收极为不满,并将其归咎于国王宠信德斯彭斯父子而置民生于不顾,他们请巫师作法刺杀国王及一些考文垂官员,渴望通过结束掌权者的生命摆脱自身的困境;巫师秉承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他认为可以借助于控制神秘的超自然力实现其目标,通过刺伤偶像将作用力传递给被害者。三方的参与者对于事件本身的理解并不一致,他们都以自身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自身所处的背景、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来理解事件的内涵。当事人个体细微的感情经验是事件发生的基础。正是由于情感经验在中世纪社会关系中占据重要地位,巫术才受到特殊的关注,发挥着巨大的社会功能。
其他文献
下魏洛遗址是近年来在关中西部地区发掘的一处规模较大、遗存较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本文在对关中西部地区龙山早期文化遗存研究的基础上,以对下魏洛遗址龙山早期文
“土达”是明时西北边疆卫所蒙古人之统称。本文以宁夏地区土达之研究为切入点,重点搜集、整理了有关这方面的史料。因为宁夏地区土达是明代内地蒙古人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宁夏
美国“9·11”事件后,恐怖主义俨然成为国际热点和大国关系处理的焦点。如何消除恐怖主义,世界各国都在寻找答案。对此,欧盟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走上了一条独特的欧式反恐道路,即注
20世纪20、30年代,在中国由于长期军阀混战造成的恶果,以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和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农村经济更进一步走向衰败,乡村建设运动应时而起,几乎形成了全国范围的社会运动。
新潮社是五四时期北京大学第一个学生社团,《新潮》杂志是新潮社编辑出版的唯-月刊。《新潮》杂志紧随《新青年》的步伐,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是那个时期的一个重要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