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前,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灌溉频繁、灌溉量大的现象却依旧存在。究其原因,缺少与节水灌溉模式相对应的智能决策方法与预报装置是导致盲目灌溉存在的主要原因,为解决灌溉量大、灌溉频繁这一问题,构建可实现灌溉精准预报的决策算法,根据温室内实时变化的气象信息模拟作物生长环境中水面蒸发量变化,进而实现对作物需水信息预测与计算,为温室内作物的灌溉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与数据支撑,解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养分原位监测与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及其装备》课题‘设施作物精准灌溉施肥控制技术与装备’”(2017YFD0201503);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10003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灌溉频繁、灌溉量大的现象却依旧存在。究其原因,缺少与节水灌溉模式相对应的智能决策方法与预报装置是导致盲目灌溉存在的主要原因,为解决灌溉量大、灌溉频繁这一问题,构建可实现灌溉精准预报的决策算法,根据温室内实时变化的气象信息模拟作物生长环境中水面蒸发量变化,进而实现对作物需水信息预测与计算,为温室内作物的灌溉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与数据支撑,解决设施栽培条件下作物何时灌水、每次灌水多少的难题。本试验以生菜为试验材料,在称重式蒸渗仪上进行,根据EVW20型水面蒸发器测定生菜冠层水面蒸发量,以累计水面蒸发量(Ep)制定灌溉方案,设置5个试验处理,蒸发皿灌溉系数(Kp)分别依次为0.3、0.5、0.7、0.9和1.1,对应的灌溉量依次为0.3 Ep(I1)、0.5 Ep(12)、0.7 Ep(13)和 0.9Ep(14)、1.1 Ep(15),开展生菜精准灌溉预警算法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冠层水面蒸发量适宜灌溉制度的确定:在本试验条件下,温室生菜的单株产量、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均是处理13为最高,其对应的Kp为0.7,通过对两茬生菜进行产量拟合得到的Kp分别为0.72和0.85,适量灌溉主要是确保作物生长在一种适宜的土壤水分条件下,进而促进了植株生长和增加了产量。由此得出,处理I3(0.7Ep)可作为本试验条件下的合理灌溉量,在以获得温室生菜高产为目标时,建议优选的蒸发皿灌溉系数为0.72~0.85。(2)基于环境因子水面蒸发量估算模型的确定基于环境因子构建的16种水面蒸发量估算模型,其决定系数由高到低依次为EP16、EP8、EP15、EP11、EP14、Ep1、EP9、EP10、EP13、EP2、Ep7、Ep12、Ep3、Ep6、Ep5、Ep4;其中最好的估算方法是Ep16(Ep16=0.045R+0.926es-1.977)、决定系数为0.849、表明以太阳辐射和饱和水汽压两因素对水面蒸发量进行估算是可行的,其次是EP15(Ep15=0.045R+0.12T-2.203)、决定系数为0.842,最差的估算法是 Ep5(Ep5=-0.7818ea+3.0942)、决定系数为 0.023。(3)基于水面蒸发量日参考蒸散量估算模型的确定:基于水面蒸发量构建5种日参考蒸散量估算模型,模型ET1、ET2、ET3、ET4、ET5的决定系数R2依次为0.809、0.798、0.666、0.661、0.851,5个不同灌水处理其模型均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且估算值与实测值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模型ET5的一致性指数最大为0.93,其次是ET4的一致性指数为0.91,ET3的一致性指数为0.88。综合各项统计指标得出,在模拟温室生菜蒸散量时各处理之间的精度依次为ET5、ET3、ET4、ET2、ET1。
其他文献
传统的目标跟踪算法假设目标为点目标,即在每个时刻每个目标最多产生一个量测。随着传感器精度的不断提高,这个假设不再成立,一个目标在每个时刻可产生多个量测,量测的数量也随着时间发生改变,此时的目标跟踪问题称为扩展目标跟踪。由于量测数量增多,人们不仅关注目标的运动状态,同时希望获得目标的估计形状。很多学者对扩展目标跟踪问题展开了研究,但是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针对形状估计较差,无较好的评价指标等问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学生学业负担和家长的精力负担有效减轻,给学生“减负”的同时,如何满足学生个体差异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将是教师不断研究的内容。以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融合“互联网+”教育技术,基于元认知理论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监控和反思的能力,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因此本研究在进行具体调查分析后,基于元认知理论抽象出物理学科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制定单元教学设计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课堂反
随着5G的快速发展,无线设备数量日益增加,射频频谱变得越来越拥挤。这给无线系统的设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频谱感知、频谱效率、低延迟传输、计算能力和高吞吐量。因此,这就要求智能无线通信网络具有自组织、自配置和自恢复功能等特点。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EC)是5G中很有前途的技术。针对CR和EC我们分别要解决调制识别(Modulati
随着新时代创新教育发展,各学科对学生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双基”,更需要发展学生的素养,2016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应明确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2020年《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物理核心素养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组成,2022年4月最新修订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流器的多端高压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Multi-terminal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MTDC)系统具有多站点送电、多落点受电且潮流可灵活控制的优点,但系统中的换流器自身并不具备转动惯量,这将使电网的整体惯性减小。当交流区域发生扰动或直流传输功率变化时,传统换流器控制方法难以对交
风电的随机性、波动性给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挑战,高精度的风电功率预测是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有力工具。为进一步提高风电功率预测精度,通过集成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 Term Memory,LSTM)网络、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网络建立了多种神经网络组合的预测
茶树(Camelliasinensis(L.)O.Kuntze)起源于我国西南地区,其鲜叶制成的茶饮深受消费者喜爱。香气是评价茶叶品质的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同时也是消费者选购茶叶时的重要考量因素。茶叶的香气在形成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例如茶树的品种、栽培条件、茶青采摘时间、加工方式和成茶贮藏条件等。浸润条件下的绿茶在一定条件下放置后,会产生一种特殊的愉悦香气,本研究围绕该条件下产生的香气进行探索,
近年来,我国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度越来越高,“择校热”、“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区房”等充分体现了人们为子女能接受更好教育的不断追求。与此同时,农村经济的快速提升,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重视子女的教育,进而对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要求更高。但城乡教育差距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基于义务教育的发展现实和未来趋势,实现教师轮岗交流政策是振兴乡村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
近年来,随着“智慧城市”和“平安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在社会治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智慧城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保障城市的公共安全,基于视频的安防监控等级要求越来越高,对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性以及智能化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寻求一种高效准确的新技术实现行人追踪与行人检索尤为重要,因此行人再识别应用而生。它旨在解决跨摄像头视角中的行人匹配问题,即给定一幅监控行人图
在新一代6G通讯中,通信频段已经搬移到了太赫兹频段,相比于微波通信,太赫兹通信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波束窄、方向性好等优点。另外,为了追求新一代通信设备的小型化,要求天线组件在更小的空间内实现更多的通信功能,需要多频段化、多极化和多功能化设计。因此,可重构天线在通信系统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利用石墨烯在太赫兹波段的优异电可控特性对可重构天线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对石墨烯的电导率模型、介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