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邓小平中国传统文化观之比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tbc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包含着许多有价值的思想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都是吸吮着中国传统文化乳汁成长起来的一代伟人,然而,由于历史、环境和主观等方面的制约,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必然存在着差异。毛泽东的传统文化观重在继承,邓小平的传统文化观重在超越。总之,他们的传统文化观为今天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第一部分:毛泽东与邓小平实事求是观之比较。从中国古代唯实思想到实事求是,论述了“实事求是”的“求实”学风在我国历史悠久。毛泽东与邓小平的实事求是观有着共同的理论来源、目标指向,都产生了丰硕的理论成果和实践成果。但毛泽东是我党历史上最先发扬光大了这种实事求是学风,而邓小平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观。 第二部分:毛泽东与邓小平中庸观之比较。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过犹不及是中庸观的重要内容。毛泽东和邓小平都继承了中庸观这一方法论,毛泽东的中庸观有着很高的哲学思辩,而邓小平的中庸观更多体现在政治实践中,而且邓小平纠正了毛泽东晚年对中庸观的误用。 第三部分:毛泽东与邓小平义利观之比较。义利之辩在我国历史上经历了三个阶段,儒家倡导义利双修。毛泽东与邓小平在如何处理公利和私利的关系上是一致的,不同点是毛泽东晚年走向了重义轻利的极端,而邓小平提出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全民族共同富裕,而且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 第四部分:毛泽东与邓小平民本思想之比较。“民本”主张是内圣外王的思想基础。毛泽东与邓小平都对传统民本思想进行了扬弃、改造和创新,而且邓小平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观发展到“使人民满意”。 第五部分:毛泽东与邓小平大同思想之比较。首先中国传统大同思想源远流长,但都带有乌托邦式的空想色彩。毛泽东与邓小平超越了传统大同思想,不同点是二人实现大同思想的途径不同,而且晚年毛泽东陷入了空想。 文章的结尾,对毛泽东与邓小平的传统文化观作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并且提出了比较两者传统文化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以脂肪酶LIPASE LVK及脂肪酶Lipase AY 30G为主要研究酶,探讨无溶剂体系及AOT/异辛烷/磷酸盐缓冲液微乳液体系中脂肪酶催化油脂水解制备脂肪酸的条
按需出版这一新兴出版方式在给作者、出版社及图书馆带来诸多积极影响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两种乱象:一是学位论文按需出版中的乱象,一是免费维基百科内容中的按需出版乱象。
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来,到底产生了什么深刻影响,这是值得学术界认真思考的问题。2009年11月12—13日,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金融危机与国际新秩序”青年学术论坛,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2012版)》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中,小学和初中基础模块的专题有硬件与系统管理、信息与加工表达和网络与信息交流。该模块以基础性作为内容选择
舰船智能化损管系统能够对舰船状态进行实时检控,并能够针对舰船受损情况进行损管控制和决策抗损。其各个组成部分能够进行信息共享,通过总线控制网络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及
以草莓为主要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草莓粉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复合稳定剂最佳配方,并研究了最佳的护色处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以0.10%
关于英语词汇的习得问题,广大研究者在相当多的研究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少策略,但是学习者对各类词汇习得策略的特点及相互关系认识不足,导致在策略的使用上存在误区,词
<正>猪瘟(CSF)是由猪瘟病毒(CSFV)引起猪的高度致死性、接触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CSF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目前我国对CSF的控制采取强制免疫
在新时期环境下,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高,对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倍加关注,为了更好地保证食品安全,国家出台并完善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在系统论的视角下,为我国法学的研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探究学习,大量探究性实验的引入是课改的一大亮点.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探究实验如何保障学生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