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光学复杂曲面在军民领域的广泛运用,光学系统对光学复杂曲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并朝着高精度、大口径、结构功能一体化、轻量化、复杂化趋势发展。虽然波面干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高,但测量通用性、灵活性较差,对于某些特殊复杂曲面的测量需要制定特殊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光路的设计、补偿器的制作以及相应的测量修正算法的提出等。大口径坐标测量方法虽然具备较高的测量灵活性,但测量精度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光学复杂曲面的
【基金项目】
:
XX装备技术基础项目“XX光学元件高精度轮廓测量”;“XX光学复杂面形元件高精度三维轮廓测试的计量技术研究”; 国防科工局XX基础科研科学挑战专题项目“XXX复杂曲面的高精度检测和稳健评价方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光学复杂曲面在军民领域的广泛运用,光学系统对光学复杂曲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并朝着高精度、大口径、结构功能一体化、轻量化、复杂化趋势发展。虽然波面干涉测量方法测量精度高,但测量通用性、灵活性较差,对于某些特殊复杂曲面的测量需要制定特殊的测量方法,包括测量光路的设计、补偿器的制作以及相应的测量修正算法的提出等。大口径坐标测量方法虽然具备较高的测量灵活性,但测量精度低,无法满足高精度光学复杂曲面的要求。新兴的高精度轮廓坐标测量技术,其测量精度与测量通用性可保持在较高水平,但主要的大口径高精度轮廓坐标测量系统几乎被国外垄断,这些坐标测量系统主要通过减小阿贝臂长或结构测量双框架设计的方案实现高精度大口径测量,存在结构复杂,价格成本高昂等不足。为了实现光学复杂曲面的高精度通用性测量,本文采用了与现有方法不同的技术方案,即采用光学玻璃作为导轨材料,利用其光学特性,采用高精度光学测量方法指导加工,形成小阿贝角与高直线运动精度的玻璃气浮静压导轨,同时结合笛卡尔坐标测量机测量通用性高的优点,研制高精度三维轮廓坐标测量平台。本文围绕光学复杂曲面轮廓坐标测量平台的自主研发,提出了几何误差权重分析与计算方法,揭示了单项几何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形成了基于玻璃导轨测量系统的制造工艺、装配手段、测量方法、设计准则、误差辨识与补偿理论、测量结果评价与溯源方法,实现了三维轮廓的高精度测量。全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研究了笛卡尔坐标系测量系统几何误差模型,分析了21项几何误差中各单项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得到了固定桥式测量机几何误差权重比值,其中X和Y轴在Z方向的直线度以及X轴的滚动角误差所占权重较大;根据权重大小和整机测量精度目标计算得到各项几何误差设计值。(2)研究了基于计算机控制光学表面成形技术(CCOS,Computer-Controlled Optical Surfacing)与磁流变抛光技术(MRF,Magnetorheological Finishing)的长条形玻璃导轨制造工艺;提出了基于波面干涉仪、转台、标准六面体的长条形导轨形位误差测量方法。基于气体静压理论,设计并优化了适配玻璃导轨的高性能气浮轴承,与玻璃导轨装配后,采用平晶法测量导轨直线度,直线度可达30nm/200mm。(3)研究了基于光学标准件的几何误差高精度辨识方法,由于传统几何误差辨识手段精度低,无法胜任高精度玻璃导轨轮廓测量系统中的几何误差辨识,提出基于光学平晶的的直线度误差辨识补偿方法,直线度误差补偿后,系统二维平面测量精度得到提升。研究了基于光学六面体的垂直度误差辨识,光学六面体属于长方体类工件,利用基准面内角和为2π原理,实现了对正交导轨垂直度误差的高精度辨识。研究了基于光学平晶与自准直仪的导轨角度误差测量方法,实现了导轨角度误差的高精度测量。(4)研究了轮廓仪测量系统的应力变形、温度、振动噪声和传感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规律。为了测量导轨加载状态下的受力变形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波面干涉仪的高精度测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横卧式导轨具有较好的重复运动精度。为了探究环境温度和局部温度对系统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了导轨在不同温度下的面形变化情况,分析了Z轴电机等局部温度对测量面形的影响。利用位移传感器和加速度计分别测量了轮廓仪三个方向的振动幅值与频率特性,分析了振动所带来的测量误差。基于标准凹球面对共聚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进行了校准,通过校准提高了凹球面的轮廓测量精度。(5)研究了玻璃导轨轮廓仪的测量精度评价方法,建立了轮廓仪的精度溯源链,根据国际与国家标准对轮廓仪的测量结果进行了不确定度评定。玻璃导轨轮廓仪一维和二维测量不确定度可优于25nm(2σ);测量160mm口径的光学复杂曲面三维轮廓,测量不确定度为69.02nm(2σ)。
其他文献
随着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在社会的诸多领域中,描述同一对象的特征可以来自不同的数据源,因此采集到的数据由多种特征表示组成。这类数据被称为多视图数据,其中每种表示对应数据的一个视图。多视图学习旨在结合多个视图的信息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传统的有监督多视图学习以数据的标签及各视图的特征为输入,通常假设信息是完全的,即数据具有完整的标签信息及特征信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经常面临信息不完全情形下的多视图学习
二维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与光电性能,近年来受到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高κ介电常数的超薄栅介质可进一步缩小器件尺寸以及降低器件功耗,使得二维材料能够在集成电路领域得到实际应用。本论文主要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ALD),结合二维材料的表面特性,着重研究了高κ介电层在石墨烯和黑磷(BP)上的生长机理,以及相关超薄栅电学器件的栅控性能。此外,还探究了Bi2O2Se光电探测器的光电响应机制,并对其栅控光电特性进行
国际友好城市关系是不同国家的城市之间,基于共同的情感与利益追求,在促进双方沟通交流、经贸往来的目标下通过签订正式协议而建立的地方层面的友好往来关系。自一战后法国普瓦市与英国约克郡建立世界第一对友好城市关系以来,国际友城关系发展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当前各国城市维护世界和平、开展国际交流、促进经贸发展的重要渠道。1973年中国天津市与日本神户市建立了我国第一对友好城市关系,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国
传统的陶瓷成型加工技术无法满足航天航空、新能源、生物医疗等领域对复杂异形陶瓷高精度快速制造的需求。本论文利用光固化3D打印成型工艺高精度快速成型的优势,结合先驱体聚合物转化陶瓷技术,以研制复杂异形Si CN陶瓷及其相关复相陶瓷部件为目标,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数字光处理(DLP)光固化3D打印工艺的先驱体浆料体系,实现了复杂异形Si CN陶瓷及其相关复相陶瓷的光固化3D打印制备。本论文对光固化3D打印设
对诸如建筑物、桥梁、舰船等人造目标的有效识别,在民用及军事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人造目标的有效识别能够实现城市规划、自然灾害检测、海洋监测、军事侦察与精确打击等应用需求。不同于自然目标,人造目标的几何结构多由平板、二面角等典型结构构成,这一重要特征为有效识别人造目标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基于极化SAR图像中的极化信息,利用目标分解方法(Polarimetric Target Decompositi
相位恢复(Phase Retrieval,PR)问题,即依据m个无相位测量b来恢复长度为n的信号x,是一个病态的非线性逆问题,它是光学成像、显微成像、军事侦察与遥感等诸多应用领域中的核心问题之一。近年来,借鉴非凸优化以及深度学习的最新研究成果,随机相位恢复问题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但是,对于在工程实践中更普遍的傅里叶相位恢复(Fourier Phase Retrieval,FPR)问题,受限
符号速率估计是通信信号测量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非协作的应用中,符号速率估计是需要首先完成的,因为信道估计、调制方式识别、解调等算法都需要在同步采样的条件下进行。符号速率估计可以用于智能光网络中的自适应通信,即收发双方可以根据信道参数选择不同的调制方式、编码方式以及符号速率,实现更高频谱效率的通信。该问题也可以应用于测量自动化,通过自动估计符号速率、信道色散等参数,解决光通信信号的测量问题。循环平稳
中国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历史源远流长。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走出去”战略、文化强国战略的成功实施促使中国文化产业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步成为了中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重要抓手的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把推进经济数字化转型与实施国家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有力推动文化
航天测控系统作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其测控站建立地面与航天器之间的链路,保障航天器全寿命周期的运行与使用。作为天地两大部分之间唯一的联系通道,该系统在各类航天任务中不可或缺,对其任务可靠性的评估一直是航天工程实践中的重要一环。航天测控系统的任务是通过测控方案描述的,方案详细地记录了一次测控任务中包含的各个可视弧段、不同弧段中安排的各项测控业务、以及执行业务的具体测控设备。在以往的研究中,对
航天器结构在火箭主动段、星箭分离以及太阳翼结构展开等过程中将受到不同类型冲击,给航天器安全带来极大威胁、对航天任务的顺利完成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航天器结构抗冲击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十分迫切。由于航天器对重量、体积和功耗的严格限制,考虑以仿生结构的思路探索航天器结构抗冲击的方法与途径。山羊骨骼是一种主要由胶原纤维、羟基磷灰石和水组成的天然生物结构。经过自然选择和进化,力学性能并不突出的骨骼组分优化了组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