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在中国的接受分析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q99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扎实而深入的资料收集和文献整理,以比较文学中的“传播研究”为切入点,在钩沉史料剔抉文献的基础上,历时性地剖析20世纪以来中国学界接受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视角变迁。通过详细梳理各阶段的接受状况,本文力图揭示罗曼·罗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的接受过程中,何以会出现从高度赞扬到部分质疑到全盘否定到重新肯定的曲折历程,考察民国期间罗曼·罗兰形象的建构过程,探析中国评论界对罗曼·罗兰接受层面的变迁及时代背景与诗学思潮因素,考察这些因素如何影响《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的曲折接受历程。本文包括前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前言部分从学术史的角度考察中国研究罗曼·罗兰的状况,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说明本文的写作意义。论文正文部分共分为四章,具体论述如下:第一章梳理罗曼·罗兰作品的汉译史,总结各阶段汉译特点,介绍几位译者的贡献。第二章分析民国期间的罗曼·罗兰研究状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探讨民国期间对罗曼·罗兰思想的选择与梳理及其形象在民国期间的变异。第二,探析罗曼·罗兰形象在中国变异的原因。第三,考察民国期间《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嬗变过程及其原因。第四,揭示从国外引进的专著茨威格《罗曼·罗兰》对中国评论界的影响。第三章包括两节,第一节分析建国后到1978年间,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学界的接受状况与研究特点,探讨意识形态操控下评论者的评介策略与批评模式。此时期的评论家普遍采用社会历史学派的批评模式,在挖掘并肯定《约翰·克利斯朵夫》暴露性与批判性的同时,更多的是着力挖掘小说中的人道主义、个人主义思想并加以抨击,对《约翰·克利斯朵夫》的文学批评不是以批评文学为目标,而是借助文学之外的力量对其进行批判。第二节探讨改革开放到至今,罗曼·罗兰与《约翰·克利斯朵夫》在中国学界的传播与接受。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学界在《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题探索上取得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罗曼·罗兰研究呈现视野开阔、方法更新、观点多元等新特点,但研究深度仍然有挖潜的余地。第四章对罗曼·罗兰在中国的接受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认为罗曼·罗兰在中国的接受具有如下五种特点:一、时代社会性价值取向;二、政治功利性选择;三、本土化的过度阐释性;四、艺术趣味的狭窄化;五、文本的悖论式解读。悖论式解读主要体现在对《约翰·克利斯朵夫》最后一卷《复旦》与克利斯朵夫形象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两种对立解读,探讨对立解读背后蕴含的深层的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结语部分在总结罗曼·罗兰文化哲学意义的基础上,指出罗曼·罗兰在中国接受过程中的缺憾与有待开垦的领域,期待在新的时代语境与学术话语中激活罗曼·罗兰作品与思想的价值。
其他文献
描述了现有的智力负债研究文献的总体特征,然后分别从概念、计量和管理等角度分析了智力负债研究的现状,最后展望了智力负债的未来研究方向。
网络的迅速发展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产生了深刻、全面的影响,网络在给现代人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它给大学生不可避免
隶属于中国福利会的中国福利会出版社以为妇女儿童幸福和儿童文化教育事业服务为最高追求。该社依托独有资源,围绕特色教育策划选题,创新出版思维,精耕细作,传承经典,积极开
残疾人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只有残疾人实现小康,整个社会的小康才是完整的和全面的。本文试从国际形势和国家职能、残疾人全面小康之于社会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物流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前景十分广阔。随着物流成为获取利润的“第三源泉”,物流的功能和作用也开始被中国企业界所认识、所重视。目前,在我国物流业总费用中,
学术期刊是学术信息传播的重要媒介,其把关选择由编辑和审稿专家的同行评议共同担当,并且特别强调同行专家的把关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术期刊的网络化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
"中国文化走出去"作为国家文化战略之一,已在出版界全面实施。将"江南水乡古镇"的文化遗存以英文版书籍形式出版,展示中国经典文化的美学内涵,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具有积
<正>引言在开放经济下,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间的资本流动、资本转移平衡了地区间物质和资本的供求关系,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剩余资本流向那些劳动力密集的国家和地区,从而使在全
EMV规范是由Europay、Master Card、VISA三个国际银行卡组织联合制定的金融集成电路(IC)卡的金融支付标准。随着技术发展、EMV标准的完善及国际EMV迁移计划的实施,银行磁条卡
目的 用自体血注射法复制出容量稳定、形状规则的脑血肿仍较困难。主要原因为难以控制针道返流。作者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法向大鼠尾状核内注射50ul凝固自体动脉血,改进了大鼠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