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来源 :华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ms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90天功能结局、疾病复发及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并对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治疗前后水平变化进行分析,为ACI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0月期间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三科就诊首次确诊为ACI的患者159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77例)。观察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液浓溶液联合丁苯酞注射液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疗上应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10天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临床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90天随访的改良Rankin(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疾病复发例数、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对观察组中53例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分析,分别以开始用药时间和疾病严重程度进行分组:1)以开始用药时间将患者分为48小时以内组(以下简称48h组,29例)和48小时至7天组(以下简称7d组,24例);2)以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度卒中组(NIHSS≤4分,32例),中度卒中组(NIHSS:5~15分,21例)。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治疗前后采静脉血检测血清IL-2、IL-4、IL-6、IL-10、TNF-α、IFN-γ、IL-17A、Shh、CD200水平变化。分析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对不同程度ACI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患者10天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91.50%对比72.70%,P=0.002)。3对两组患者进行90天随访,观察组mRS≤1分的患者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9.30%对比64.90%,P=0.043)。4 90d疾病复发情况,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0%<15.60%,P>0.05)。5 90天随访认知功能,观察组MMSE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3.03±4.39对比21.00±4.90,P=0.044)。6两组肝功能受损病例数比较,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15.60%,P>0.05)。7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治疗后48小时内用药组和7天用药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8联合用药治疗后轻度卒中组和中度卒中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9联合用药对不同开始用药时间及不同严重程度ACI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具有调节作用:48小时组治疗后TNF-α显著降低,Shh、CD20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F-α,P=0.001;Shh,P=0.023;CD200,P=0.035);7天组TNF-α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7);轻度卒中组治疗后血清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同时血清Shh水平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IL-6,P=0.018;TNF-α,P<0.01;Shh,P=0.012);中度卒中组治疗后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1依达拉奉右莰醇联合丁苯酞与单独应用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均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联合用药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天功能结局及认知功能均优于单独用药。2 48h内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丁苯酞较7天内应用更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3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丁苯酞联合用药对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所改善。4依达拉奉右莰醇与丁苯酞联合用药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具有调节作用并表现出抗炎特性。图 0 幅;表 21 个;参 165 篇。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 探讨早期宫颈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临床病理特征及与Zeste基因增强子人类同源物2 (EZH2)、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1 (BRMS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238例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据术后1年随访有无复发分为复发组64例与未复发组17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宫颈癌组织中EZH2、BRMS1蛋白
期刊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蛋白尿患者血清抗磷脂酶A2受体(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PLA2R)抗体的水平及肾穿刺活检诊断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病理特征,为存在肾穿刺活检禁忌症的患者,提供新的诊断方法。方法筛选2017年1
学位
目的分析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探讨其与手术干预的关系,并进一步探究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恶化的预测因子,为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早期行手术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筛选2016年9月~2021年9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影像学资料、治疗措施等相关数据。通过对比我院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手术干预组和保守治疗组,探讨大面积小脑梗死患者临床特征与手
学位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与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总负荷的关系,进一步研究TH与CSVD患者认知功能的关系,以期为今后CSVD及其相关认知损害的预防提供线索。方法1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确诊为CSVD的患者243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
学位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粒缺伴发热患儿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1月在我院收治的AL患儿137例,根据患儿是否发热分组为发热组(n=94)和无发热组(n=43)。比较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化疗前(T0)、化疗后粒缺期(T1)、化疗后恢复期(T4)两组患儿hs-CRP和PCT水平,
期刊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riglyceride-glucose index,Ty G指数)与老年糖尿病患者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入选65岁及以上老年患者200例,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94)和非糖尿病组(n=106),并分别在两组中依据是否患有高血压分为糖尿病高血压亚组(n=62)、糖尿病非高血压亚组(n=32)以及非糖尿病高血压亚组(n=82)、非糖尿病非高血压亚
学位
目的1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管病变与非致残性缺血性脑血管事件(Non-disabling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NICE)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的关系。2探讨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小血管病变对NICE患者90天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学位
随着信息技术与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新商科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其需要知识基础夯实、动手能力强、具有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基于交互影响距离理论看待新商科的人才培养模式,发现“对话”与“结构”在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分别通过服务乡村导向的跨域工作室与服务跨境电商的跨域工作室,论证了基于此建立的跨域工作室制,有利于形成有效的“对话”与灵活自主的教学结构。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