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广东与泰国地域差异探讨绝经前后诸症及中医体质的影响因素及相关性分析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tbt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泰国和中国广东的绝经前后诸症妇女进行调查问卷,以了解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妇女中医体质及各种因素的异同点,研究泰国和中国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各种因素与体质的相关性,及两地区各种因素与绝经前后诸症的相关性,进一步明确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及中医体质的发病因素,进而将岭南罗氏妇科流派绝经前后诸症的中医防治方法运用于泰国。方法:收集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期间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和泰国中部医院中医门诊就诊,已符合纳入标准,且未被排除标准除外、纳入为本研究对象。调查方式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调查问卷表由自编的《女性绝经前后诸症调查问卷》、《妇产科综合征》的kupperman评分标准和中华医学会正式发布的《中医体质调查量表》组合而成。问卷回收后进行分析,使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采用x±s描述,两独立样本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不满足正态分布采用M(P25~P75)描述,两独立样本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或校正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两地区数据进行各观察因素多组间频率或构成比的比较,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多观察因素的相关分析均已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在中国广东与泰国收集符合条件的问卷共400份:中国广东组为200份,泰国组为200份。中国广东组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年龄中位数为46岁;年龄最大为49岁;年龄最小为43岁。而泰国组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年龄中位数为50岁;年龄最大为52岁;年龄最小为45岁。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基本因素对比:两组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职业、生活压力类型、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吸烟习惯、喝酒习惯、运动习惯情况不相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经孕产情况对比:两地区绝经情况、妇科疾病、孕产情况不相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病情程度情况对比:两组均以轻度(中国广东组88%,泰国组7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妇女体质分布情况对比:体质情况及体质类型情况不相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中国广东和泰国绝经前后诸症妇女各种因素与偏颇质的相关:(1)中国广东组:年龄大、居住地在城市、工作劳动、喜多口味饮食、睡眠质量差、有吸烟习惯、少体育运动有相关性(均P<0.05)。(2)泰国组:生活压力大有相关性(均P<0.05)。6.中国广东和泰国各种因素与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相关研究:(1)中国广东组:年龄40-45岁、居住地不同、生活压力大、喜多口味饮食、有吸烟习惯、少体育运动有相关性(均P<0.05)。(2)泰国组:文化程度低、生活压力大、睡眠质量差、有吸烟习惯、有喝酒习惯有相关性(均P<0.05)。结论:1.中国广东与泰国两地区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体质分布情况有差异性。具体而言:两地区均为偏颇质多于平和质:中国广东组体质分布依次为:兼夹质>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湿热质、血瘀质、特禀质,未见痰湿质。泰国组体质分布依次为兼夹质>平和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气虚质>血瘀质>湿热质、特禀质。2.中国广东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与年龄、居住地、工作类型、饮食习惯、睡眠质量、吸烟习惯、体育运动密切关系;泰国绝经前后诸症妇女的偏颇质影响因素与生活压力密切关系。3.中国广东对于绝经前后诸症妇女影响因素与年龄、居住地、生活压力、饮食习惯、吸烟习惯、体育运动密切关系;泰国对于绝经前后诸症妇女影响因素与教育程度、生活压力、睡眠质量、吸烟习惯、喝酒习惯密切关系。4.因此绝经前后诸症的治疗应因地制宜,充分发挥中医辨证的优势,该研究为结合地域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旨在通过临床研究,明确通元针法对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的妊娠结局、体表测量学指标及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实验室检验及超声监测,比较两组受试者治疗前后的生殖内分泌及糖代谢水平、BMI、WHR、周期结局差异,分析个中原因,以此得出通元针法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及安全性,并分析总结中西医治疗方式的优劣,为肥胖型的PCOS不孕症患者寻求中西医结合更全面及高效的诊疗方案。方法: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分析吴伟教授治疗冠心病遣方用药的规律,整理吴伟教授在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见证型,并归纳出吴伟教授治疗冠心病的核心处方。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对核心处方进行分析,从现代分子医学层面,对治疗冠心病的机制进行探讨,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吴伟教授门诊的冠心病患者的处方资料,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处方进行搜集、整理。使用中医药辅助平台V2.5版
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continuous ambulatory peritoneal dialysis,CAPD)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型与其2年内发生终点事件的相关性,判断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行CAPD治疗2年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观察2年内未发生终点事件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探究不同中医证型与不同并发症相关性,以此
目的:通过调查统计妊娠期代谢综合征与正常妊娠两种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点,了解两组人群的妊娠结局,分析其中医体质类型的分布规律及妊娠结局,探讨妊娠期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为进一步临床防治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门诊产检并在本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代谢综合征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无代谢异常的正常妊
目的:通过观察长短周期现象触发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医证型与基础疾病、血脂、左房内径、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关系,为临床上中医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提供客观依据,降低长短周期现象触发恶性心律失常的风险。方法: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患者病例,进行中医辨证分组,整理患者个人史(吸烟史、饮酒史)、BMI指数、血脂(TC、TG、LDL-C、HDL-C)、心脏超声(LAD、
背景与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病因复杂,影响因素众多,临床表现多样,诊断没有金标准,中西医治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了解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治现状,为优化胃食管反流病中西医诊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通过伞状综述对中医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进行文献研究,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中国知网、万方-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依据纳入排除标准
目的:探讨分析乳腺癌的超声影像学征象与分子分型以及分子标记物Ki-67、PR、HER-2、ER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方案的制定、选择以及预估疗效和预后提高参考意见,提高乳腺超声检查在乳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收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进行手术的109例乳腺癌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术前乳腺超声检查、病理结果、免疫组化等结果,分析超声征象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后方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董氏奇穴针法和常规针刺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改善患者的耳鸣严重程度、耳鸣残疾程度和抑郁指数,以期为临床治疗耳鸣提供新的治疗方案。方法:本研究根据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确定合格受试者共60例,采用完全随机对照方法,分为治疗组(董氏奇穴针法组)30例及对照组(常规针刺组)30例。治疗组选取驷马中穴、驷马上穴、驷马下穴、灵骨穴、腕顺一穴、腕顺二穴,并根据中医辨证原则,配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期痴呆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同时也是老龄人口中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目前,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Acet ylcholinesterase inhibitor,AChEI)或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拮抗剂(N-methyl-D-asp artate receptor antagonist,NMDA Antagonist)的临床治
目的:1.制备可缓释中药骨碎补主要有效性成分柚皮苷的NAR/HA/PDA/CMCS复合支架,并评估其在大鼠体内的相容性;2.开展体外细胞实验,探究NAR/HA/PDA/CMCS复合支架促进大鼠ROB细胞增殖的能力,及相关成骨因子的表达;3.构建适宜支架材料填充的大鼠骨折缺损模型,并回顾分析失败案例;4.根据上一步所建立模型开展大鼠体内实验,评估NAR/HA/PDA/CMCS复合支架的动物体内成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