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创新是国家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方政府推动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没有区域的创新发展就没有国家的创新发展。在推动和提升区域创新力方面,政府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需要对创新的方向、规模以及速度进行干预,其在区域创新中的作用通过制定适合的创新政策和战略得以实现。创新绩效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制定的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政策的差异会导致创新绩效的不同。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系统地梳理了唐山和邯郸2003年至2012年的创新政策,对比两地的创新绩效。研究认为,邯郸与唐山的创新绩效存在很大的差距。政府促进创新的态度和制定的相关创新政策,对创新绩效的表现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二,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根据Freitas和Tunzelmann两位学者提出的创新政策设计的模型,并结合我国区域创新政策的特点,基于政策的知识目标(使命型或扩散型)、政策工具(特定性或一般性)、政策执行(区、县政府导向型或市级政府导向型)三个维度,提出了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三维模型框架。通过对唐山和邯郸2003至2013年创新政策的量化,采用因子分析和K—均值聚类分析的方法实证检验了该三维模型,找出邯郸与唐山在创新政策设计方面的差异,并为两市的创新政策设计提出了建议。在此基础上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结论如下: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创新政策时应结合三维模型的框架考虑各维度上多方面的组合。首先要明确创新政策制定的目标,是单一的使命型或扩散型还是两者的结合;其次要注意一般性政策工具与特定性政策工具的结合;最后在政策实施中需要来自市级政府的支持,更需要来自区县级政府部门的支持。 最后对本论文研究结论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展望,并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