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的授权立法及其监控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评介西方国家授权立法理论、制度与实践的基础上,以《立法法》现有规制为出发点,就我国授权立法的一些基本问题展开了辨析、论证,力求从一定理论深度和多维事实层面揭示当前我国授权立法制度和实践得失利弊之所在,并对我国的授权立法及其监控制度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改革与完善之粗浅建议,以期有助于完善我国良中有莠的授权立法制度。 全文共由前言、正文和结语构成: 简短的前言引出全文,并交待文章的写作意图与欲达致的目标。 正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授权立法的概括性论述。文中首先对授权立法的概念作了界定,随后分析了授权立法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并简单介绍了授权立法的基本特征和授权的种类;第二部分首先对授权立法进行监控的必要性进行了论证,然后以西方国家授权立法监控的理论和实践为参照系,着重评介了法律保留原则、授权明确性标准对授权立法进行监督控制的作用及三种监控模式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为下文作理论上的准备;文章第三部分是全文的落脚点和重点,用较大篇幅对我国的授权立法制度进行了详细地历史考察与现制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授权立法制度的发展历程与制度变迁,对其脉络作了一已的梳理。而后则以《立法法》相关规定为基点,结合实际,剖析论证了我国的授权立法制度,指陈了其利弊之所在。随后,基于授权立法监控对于授权立法不可或缺的重要性,以《立法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笔者对如何完善我国的授权立法及其监控制度进行了若干思考,并提出可行性建议。这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结语部分结合全文,对我国授权立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授权立法在今后我国法治建设进程中必将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其他文献
合同形式为合同当事人合意的载体。对于合同形式,制定法上的强制性规定所在多见。本文拟解决的基本问题为:对合同形式的法律强制是否合理?强制的限度为何? 本文主体分为五个
审前准备程序的改革是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不仅关系到审前程序自身功能的充实和完善,而且关系到整个诉讼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决业了今
在现代社会生活里,人们相互间协作、联系和影响的机会日益增加,而在协作和联系过程中,以某种相互联系的方式共同致人损害的机会和形式也越来越多。针对这种类型的侵权案件,法律必
在企业所有与企业经营相分离的现代股份公司中,股东并不直接经营或控制公司。行使公司经营职权的是董事会,其行为对股东、公司、债权人及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
在我国,公司收购对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已不十分陌生,股份公司的出现和证券市场的建立,为我国公司收购的成长提供了基本条件。自从1993年宝延事件后,我国的公司收购事件频繁发生,而且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政府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用特殊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人权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实际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竞争政策与贸易政策的关系日益紧密,相互之间的界限也日趋模糊,但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在相互渗透的过程中,既有可能帮助彼此实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