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研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sunmingf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是周恩来对文化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关系的一种唯物辩证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和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的形成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时代环境为背景;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洗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迪。周恩来文化观的和谐思想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他的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主要是在东北和南开学习中、旅日和旅欧的学习中萌芽,在救国救民的革命实践中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中成熟。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具体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认识中。基于他认为文化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要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在对待西方文化上要坚持“以我为主,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达到“洋为中用”。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体现在为和谐文化建设指出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确立了“以我为主,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原则,提供了以“双百”方针为主的文化建设方针。
其他文献
目前养老问题愈发严峻,随着年龄的増长、机体功能的衰退及疾病的増加,老年人日常生活功能逐渐丧失、生活变得难以自理,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也相应増加,因此老年人对生活及疾病护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美好境界,又是科学发展观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和所要达到的目的。建设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①的社会,亦是中国人
流动人口能否实现由外来人口向本地居民的转变,真正融入当地社会是我国能否推进人口城镇化的重要一环。重庆市和上海市作为直辖市、超大城市、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其流入人口规
公平是破产法所最崇尚的理念,所以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与公平价值的实现息息相关。为了确保破产程序的顺利进行、平衡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利益,就必须公平分配其间的权利义务。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