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是周恩来对文化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的关系的一种唯物辩证的认识。本文主要从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的理论渊源和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以及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对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意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的形成以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时代环境为背景;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洗礼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迪。周恩来文化观的和谐思想是在中国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他的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主要是在东北和南开学习中、旅日和旅欧的学习中萌芽,在救国救民的革命实践中发展,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建设中成熟。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具体体现在他对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的认识中。基于他认为文化来源于实践并指导实践,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不竭动力,所以在对待传统文化上要按照时代发展的要求,“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古为今用”,在对待西方文化上要坚持“以我为主,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达到“洋为中用”。周恩来文化观中的和谐思想对当今和谐文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体现在为和谐文化建设指出了“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确立了“以我为主,吸收和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原则,提供了以“双百”方针为主的文化建设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