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较深,储层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上后期沉积构造的影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易被泥质、砂子或灰岩角砾所充填,使得碳酸盐岩充填缝洞储层测井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旨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充填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泥质颗粒较小、泥质的吸附性能较强,易将储层孔隙充填。且泥质的导电性高于砂岩、灰岩角砾,对测井值的大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含泥缝洞型储层的测井有效性及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对碳酸盐岩含泥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重点在于能够判断出含泥缝洞段的泥质充填程度。由于含泥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有效性标准不易建立,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完全充填溶洞为无效储层,部分充填及未充填溶洞为有效储层。本文提出的判断含泥缝洞段有效性的主要思路是,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录井资料、试油资料等,将含泥溶洞段的有效储层段和无效储层段区分开来采用交会图技术,选用已判别出有效性的含泥溶洞段的测井参数或处理后的参数分别进行交会;选择其中交会效果较好的参数,用相同的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对其它未知含泥储层段进行评价,并利用生产测井资料对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为建立研究区泥质充填程度关系,采用交会图技术,将受泥质影响的测井参数(主要有自然伽马值、去铀伽马值、深侧向电阻率值、浅侧向电阻率值以及通过多矿物组分分析程序计算的泥质含量)分别与孔隙度参数主要是密度测井值、声波时差测井值、中子测井值以及由孔隙曲线计算的孔隙度)进行交会。通过交会图,以自然伽马值为横坐标,以深侧向电阻率值与孔隙度之积(即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为纵坐标,我们得到区分含泥缝洞段有效性评价的“线性判别函数”,线性判别函数方法基本能够判断出含泥缝洞段的有效性,仅存在个别异常点,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较好。
对碳酸盐岩含泥缝洞段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关键在于去除泥质附加导电对电阻率测井值的影响。流体性质识别采用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方法,将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重新定义,用新定义研究塔河六区、七区流体性质并建立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含泥缝洞段的流体性质评价方法是基于纯灰岩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基础上,通过多矿物组分分析程序计算的泥质含量,选用线性导电模型,对泥质的附加导电性加以校正。仍然采用交会图技术,将有试油资料的相应含泥储层段的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均值与方差进行交会,其交会结果基本能将含泥缝洞段的油气层和水层区分幵,进而利用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对无试油资料的井段进行评价,该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较好。
本文旨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充填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泥质颗粒较小、泥质的吸附性能较强,易将储层孔隙充填。且泥质的导电性高于砂岩、灰岩角砾,对测井值的大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含泥缝洞型储层的测井有效性及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对碳酸盐岩含泥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重点在于能够判断出含泥缝洞段的泥质充填程度。由于含泥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有效性标准不易建立,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完全充填溶洞为无效储层,部分充填及未充填溶洞为有效储层。本文提出的判断含泥缝洞段有效性的主要思路是,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录井资料、试油资料等,将含泥溶洞段的有效储层段和无效储层段区分开来采用交会图技术,选用已判别出有效性的含泥溶洞段的测井参数或处理后的参数分别进行交会;选择其中交会效果较好的参数,用相同的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对其它未知含泥储层段进行评价,并利用生产测井资料对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为建立研究区泥质充填程度关系,采用交会图技术,将受泥质影响的测井参数(主要有自然伽马值、去铀伽马值、深侧向电阻率值、浅侧向电阻率值以及通过多矿物组分分析程序计算的泥质含量)分别与孔隙度参数主要是密度测井值、声波时差测井值、中子测井值以及由孔隙曲线计算的孔隙度)进行交会。通过交会图,以自然伽马值为横坐标,以深侧向电阻率值与孔隙度之积(即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为纵坐标,我们得到区分含泥缝洞段有效性评价的“线性判别函数”,线性判别函数方法基本能够判断出含泥缝洞段的有效性,仅存在个别异常点,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较好。
对碳酸盐岩含泥缝洞段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关键在于去除泥质附加导电对电阻率测井值的影响。流体性质识别采用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方法,将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重新定义,用新定义研究塔河六区、七区流体性质并建立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含泥缝洞段的流体性质评价方法是基于纯灰岩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基础上,通过多矿物组分分析程序计算的泥质含量,选用线性导电模型,对泥质的附加导电性加以校正。仍然采用交会图技术,将有试油资料的相应含泥储层段的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均值与方差进行交会,其交会结果基本能将含泥缝洞段的油气层和水层区分幵,进而利用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对无试油资料的井段进行评价,该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