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含泥缝洞型储层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长江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osa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埋藏较深,储层类型复杂非均质性强加上后期沉积构造的影响,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易被泥质、砂子或灰岩角砾所充填,使得碳酸盐岩充填缝洞储层测井评价变得更加困难。
  本文旨在以前工作的基础上,对充填缝洞型储层测井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由于泥质颗粒较小、泥质的吸附性能较强,易将储层孔隙充填。且泥质的导电性高于砂岩、灰岩角砾,对测井值的大小影响较大,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含泥缝洞型储层的测井有效性及流体性质评价方法。
  对碳酸盐岩含泥缝洞型储层有效性评价,重点在于能够判断出含泥缝洞段的泥质充填程度。由于含泥裂缝-孔洞型储层的有效性标准不易建立,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完全充填溶洞为无效储层,部分充填及未充填溶洞为有效储层。本文提出的判断含泥缝洞段有效性的主要思路是,充分利用测井资料、录井资料、试油资料等,将含泥溶洞段的有效储层段和无效储层段区分开来采用交会图技术,选用已判别出有效性的含泥溶洞段的测井参数或处理后的参数分别进行交会;选择其中交会效果较好的参数,用相同的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评价标准对其它未知含泥储层段进行评价,并利用生产测井资料对含泥溶洞段的有效性评价结果进行验证。为建立研究区泥质充填程度关系,采用交会图技术,将受泥质影响的测井参数(主要有自然伽马值、去铀伽马值、深侧向电阻率值、浅侧向电阻率值以及通过多矿物组分分析程序计算的泥质含量)分别与孔隙度参数主要是密度测井值、声波时差测井值、中子测井值以及由孔隙曲线计算的孔隙度)进行交会。通过交会图,以自然伽马值为横坐标,以深侧向电阻率值与孔隙度之积(即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为纵坐标,我们得到区分含泥缝洞段有效性评价的“线性判别函数”,线性判别函数方法基本能够判断出含泥缝洞段的有效性,仅存在个别异常点,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较好。
  对碳酸盐岩含泥缝洞段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关键在于去除泥质附加导电对电阻率测井值的影响。流体性质识别采用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方法,将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重新定义,用新定义研究塔河六区、七区流体性质并建立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含泥缝洞段的流体性质评价方法是基于纯灰岩缝洞型储层流体性质评价方法基础上,通过多矿物组分分析程序计算的泥质含量,选用线性导电模型,对泥质的附加导电性加以校正。仍然采用交会图技术,将有试油资料的相应含泥储层段的常规视地层水电阻率均值与方差进行交会,其交会结果基本能将含泥缝洞段的油气层和水层区分幵,进而利用流体性质评价标准对无试油资料的井段进行评价,该方法在研究区的应用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核磁共振测井原理为基础,以HERS1.0核磁处理软件为依托,结合核磁共振室内实验,建立核磁共振测井计算储层参数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解释模型;根据华庆地区低渗透储层的压汞实验资料和核磁共振实验资料,通过二维等面积法、T2几何均值拟合法、三孔隙度法三种方法评价了储层孔隙结构。结合毛管压力曲线形态对比、孔径频率分布与T2分布对比、实际资料处理与试油资料对比三种方法建立了华庆地区低孔低渗储层分类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第二大沉积盆地,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矿产资源。总体构造面貌为南北走向,呈东缓西陡的不对称箕状向斜盆地,构造运动以升降运动为主,区域断裂构造微弱。根据盆地演化史和现今的构造形态,盆地内可划分为伊盟隆起、陕北斜坡、渭北隆起、晋西挠褶带、天环坳陷和西缘逆冲带六个构造单元。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中二叠统石盒子组可划分为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下石盒子组自下而上分为盒8下、盒
学位
野外地震数据采集是地震勘探的重要环节,是地震勘探的资料处理和资料解释的原始依据和工作基础,只有得到高质量的地震剖面才能对深层目的层进行精细的追踪解释工作,为油气勘探提供依据,因此采集阶段工作显得格外重要。  然而面对复杂的近地表速度结构和地形以及深层复杂的地质构造,地震勘探变的越来越困难,复杂的勘探环境对地震波场、反射波同相轴等有很强的调制、畸变作用,并且静校正不准、静校正引起波形畸变等问题,还有
地球物理勘探中,分辨率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如何提高各种勘探方法的分辨率就成了各国研究学者热门的研究的对象。各种勘探方法的改进或提出,或多或少都伴随着分辨率的提高。对于某一种勘探方法,分辨率越高就意味着它能分辨的地下最小地质体的能力就越高,勘探的效果就越好。由于我国资源相对贫乏,提高勘探效率尤其重要。提高勘探方法的分辨率,就可以更好的提高有限的资源的采收率,减少资源浪费。  一种勘探方法分辨
学位
文安斜坡位于冀中坳陷霸县凹陷东部,东临大城凸起,西与霸县洼槽及马西一鄞州洼槽相邻,向南延伸到饶阳凹陷的南马庄构造带,向北以里坦断层与武清凹陷相隔。近几年来,文安斜坡带一直是油气勘探开发重点研究区带,油藏类型以岩性和岩性一构造油藏类型为主。为了解决研究区特殊构造、沉积所带来的储层预测难题,开展了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地质统计学反演预测技术以及对波阻抗体的处理解释研究工作。  地震反演主要有叠前反演和
学位
复电阻率法是近儿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频率域电偶源地面电法勘探方法,是电磁勘探方法中唯一的能直接指示油气藏的方法。复电阻率法在油气勘查上,主要用于检测、评价工作区域内的局部圈闭或异常是否含油。提供钻探靶标,提高钻井的成功率,降低勘探、开发风险和成本。该方法曾于1999、2000、2002年在新疆油田准噶尔盆地腹部进行过试验、试生产及大面积生产工作,2003年在克拉玛依九区浅层稠油油田应用初步反演和各类资
学位
随着油田开发生产的不断深入,我国陆上油田现已大多进入中后期的高含水阶段,油田地质复杂性进一步暴露,非均质性严重,开采难度大。对于老油田而言,地下仍含有大量的剩余油,如何准确地描述剩余油的分布是当今油田开发的主要目标。为实现这些目标,出现了一些研究剩余油的新方法,并且剩余油的研究已从单学科分析向地质研究、油藏工程、数值模拟及测井方法等多学科综合应用的方向发展。进行剩余油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建立准确、精
学位
地层—岩性油气藏已成为当前油气藏勘探的热点之一。建立合理的预测及评价方法体系是勘探成功的前提和关键,仅将地震信息单一的应用于常规的构造解释等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亟需借助于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展开地层沉积相、储层特征综合分析、油气藏分布规律等更深层次的研究。而基于地震信息及沉积学理论开展的沉积岩及其形成演化过程的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为此类油气藏勘探提供了新的思路。  针对济阳坳陷沾化凹陷渤南洼陷
学位
四川盆地是一个富天然气的盆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天然气的地区。前期勘探成果表明:元坝地区具有较好的勘探开发前景,是中国石化川东北天然气基地建设的重点区域,是实现中国石化发展战略的重要资源保障。在勘探开发的同时认识到,储层是制约天然气富集成藏的关键因素,元坝地区储层发育非均质性强,预测难度大[1]。因此通过对本区目的层段开展基于AVO技术的多种叠前地震储层预测方法研究,对各种异常属性的敏感性进
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方法:根据以往的钻井、测井、化验分析、生产动态等资料分析以及地震资料,以石油地质学、测井地质学、油藏工程学等为理论指导,对塔河油阳BM(巴楚县和麦盖提)地区小海子组储层进行了预测;并通过井震精细标定,完成了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筛选最优化的地震属性对储层含油气性进行预测;利用测井约束反演结果对储层进行追踪对比,落实构造.岩性圈闭并进行描述,最后,进行储层综合评价和提出井位建议。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