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_chr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师范院校实践性教育问题的提出源于以下几点: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人才成来未来社会的主流需求,师范教育如不改革,将在源头上决定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劣势;高等师范院校体系的改革将形成多元化师资培养格局,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发扬师范教育优势,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然而,我国的高等师范院校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专业课程比例过低,教育专业课课程又存在结构性缺失,三级学科教学法势单力薄;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对质量型师资的需求,提高了对教师实践技能的要求;实践技能本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但由于中国教育历史传统中实践性教育严重缺失,使得实践性教育思想的贯彻面临很大困难。 作为最重要的实践形式,教育实习在师范院校教育中的地位不容置疑,然而实际中却陷入了将就应付、有名无实、名实俱无的困境中,真正坚持者很少。理论工作者不屑研究教育实习,少有的研究也存在理论脱离实际、没有整体规划、缺乏探究深度、观点差异大的弊端。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之所以非常重要,是因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身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特别是新课程实施后对任课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更高,这就使得改革滞后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加强实践性教学显得十分迫切。 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实习中存在问题是多方面的,因而采取的对策也应是系统的。 教育实习形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基地式教育实习各教学系无法统筹,中小学也无力承受;游击式教育实习易产生短期行为;委托式教育实习质量参差不齐;自由分散式教育实习疏于管理。 澄清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主业,明确教育实习的主攻方向,这是前提;具体教育实习形式有待研究,但应遵守时间集中为主与分散为辅相结合、基地为主与自由分散为辅相结合、校本培训为主与中小学培训为辅相结合、计划性为主与机动性为辅相结合、针对性为主与系统拓展相结合等原则,并建立评估体系。此外,还要将职前职后教育统一,延伸教育实习,以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 教育实习的组织者——师范院校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学系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对教育实习的意义认识不清,因此,教学管理部门配合不力,经费投入不足;指导不力;措施不健全、管理模式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要么院校统一管理,工作粗放;要么各硕士学位论文: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教学系自行其是,质量差异悬殊。 要加强教育,明确教育实习的作用,教育管理部门应该树立教育实习资源观,充分挖掘利用一切有益的东西:建立以教学系管理为主、院校统一协调为辅的体制;成立管理幅度大、活动口径宽、层次少、协凋半径大的实习管理机构。 教育实习的指导者—师范院校学科教学法教师、专业课教师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是:首先是学科教学法教师地位不高,知识结构缺失,教学技能差,不明下情,单兵作战;其次,专业课教师教学手段单一,自身实践能力差;最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非专业师资比例高,教学方法落后,人格力量欠缺。 要重视学科教学法师资的培养,使其成为复合型教师;学科教学法教师要定期下基层了解交流,积极进行教育实习研究;师范院校要聘用中学优秀教师兼教实践技能课:专业课教师也要参与实习指导工作,特别是在平时授课中注重对大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中小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要专业对口,注重方法,力求德才兼备。 教育实习的主体—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大学生认识上存在偏见,轻视教育实习;专业课程模式陈旧、口径窄、体系杂乱。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功能,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固然重要,但更为基础的是,师范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改革,要及时补充新内容、并与中小学新课程接轨、加强课程间的实质性逻辑联系,以达到培养“专业+政治教育理论”模式的复合型人才的目的。
其他文献
本文把研究视角和研究对象的时空坐标限定在当代村落生活空间,运用村落调查法、田野作业的访问法、参与观察法,考察了张谷英村一个开基祖传说在当代的讲述和传承状况,以此为个案
在大众传播学中,受众是信息的接收者,是信息传播的终端。主持人作为媒介代言人,是媒介“人格化”的代表,充当着传者的角色。因而,主持人形象塑造与受众的认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理想的汽车助力转向系统不仅要求操纵轻便和灵敏,而且要求驾驶员有良好的“路感”。传统的液压助力转向系统在整个助力过程中按固定的比例提供转向助力,所以它能够提供有效的转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电脑写作、上网写作成为互联网时代新的写作方式,网络文学就是伴随着这种新的写作方式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文学样式。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最根本的不同
本文根据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围绕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这一重大现实,回顾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历程,对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路径、绩效和遗留难点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在金融国际化的背景
学校课程管理是课程管理系统中最具活力的环节,它对于课程的成功实施、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课程适应性的增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由于长期秉承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传统
由于ERP系统的实施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物力,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会影响到ERP系统是否成功实施。从一些学术研究报告得知,企业一方面希望积极实
称谓作为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就引起了社会语言学家的关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采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探讨了中英称谓的语用差异,并且
专门用途英语(ESP)自20世纪提出以来,已从理论探索时期转变到应用实践时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成为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文针对大学英语教学现状,提出专门用途英语在大学英语教
管理创新是现代创新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已经成为当代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西方管理学大师们在研究管理学时也强调管理上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