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xtm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韩两国就是隔海相望的近邻,同属于东亚汉字文化圈,所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有着良好的伙伴关系,尤其是在文学上的交流十分活跃。在韩国,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当时已经发表了介绍中国的新文学和主要作家作品的文章,可以说韩国学界对中国新文学的研究已经有八十多年的历史。尽管上世纪从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由于政治原因导致两国互不往来,彼此隔绝,但韩国学者仍通过香港、台湾地区的学术界间接地获取资料,虽然其研究的成就比过去少了一些,但不少韩国学者为了延续对中国文学的研究一直在努力。就这样,如同日本等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上位于前列的国家一样,韩国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非常悠久,韩国学界也一直对中国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近几年中韩两国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交流比过去任何时期都要活跃,但是在中国国内很少对于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总结性文章。九十年代后,韩国学界面临着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局面,为了向中国国内介绍韩国研究的情况,也为了自身不断取得发展进步,学人们一步一步地_丌始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回顾。以金惠俊、朴宰雨等中文系教授和在中国留学的韩国留学生为主体的韩国研究者针对韩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情况,发表了一些总结性的学术小论文,但这些论文所探讨的内容并不全面,仅限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及其理论的研究总结,或对某几位作家的研究进行回顾。迄今为止尚未有韩国学者对韩国的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作系统的总结和回顾。韩国学者朴钟淑教授认为目前韩国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存在“以男性作家为中心,以大作家为中心”的倾向。其实,随着中国新文学译介的热潮,韩国国内从二十年代初期就开始介绍中国现代女作家及其作品,但到八、九十年代中韩两国出现女性主义热潮之前,几乎没有找针对女作家的值得关注的研究成果。到了约二十年之前,女性文学成为中韩两国文学界最热门的研究话题,韩国的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兴盛起来。二十多年来,韩国学者对中国女性文学的研究日益增加,获得了不少成就。因此,本文注重考察八十年代以后韩国的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本文首先简述目前还存在分歧的女性文学的界定问题,继而宏观地总结八十年代以后女性文学研究在韩国整体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占有怎样的地位,归纳女性文学研究的特点,阐述其迅速发展的原因,探讨目前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以后的发展进行展望。然后通过目前最受关注的丁玲、张爱玲、萧红三位作家及其作品的研究来仔细考察韩国学者在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中的特点。笔者希望,本文一方面可以为中国研究者提供探讨女性文学的新的视角和方法,使中国学者了解目前韩国学者如何看待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从而吸取海外研究的优点。另一方面也是对韩国的中国现当代女性文学研究的回顾总结,为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个基石。同时也希望为促进中韩两国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交流贡献绵薄之力。
其他文献
不同形态的砷毒性差异很大,食品和饲料中砷元素形态检测十分重要。本文从样品前处理、形态分离、含量测定等方面介绍了砷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建立食品和饲料中砷的形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和女性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一理论挑战了传统翻译观中绝对忠实原文本的理念,争取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平等地位,并且提倡译者的
壮族传统体育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富有民族特色和生活气息。研究壮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美学,有利于提高传统体育的艺术性、技巧性和竞赛性,对于进一步在壮民中推广普及,提高
在规范的市场条件下,低成本竞争是建筑企业重要的竞争手段,而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建筑企业获得利润的保证,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目前所面
从中性线的作用、中性线断线的危害、中性线断线的原因以及防止中性线的预防措施上阐述中性线在三相四线制配电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虽有报道,但成功率不高。本研究通过:①用从患者口腔中分离的白色念珠菌株并通过兔全身感染再分离的方法,加强菌株的毒性;②扩大口腔检查部位的范围
目的:建立一套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黄酒中β-苯乙醇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在顶空进样瓶中,β-苯乙醇在气液两相平衡分配后,取顶部空间气态样品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β-苯乙
石油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但对于企业和产业来说又是一种具有重要价值的特殊商品。如何根据石油产业的特点,经营这种特殊商品,保持企业的长久、持续
《四川省电信设施建设和保护条例》的颁布,为推动四川省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落实"网络强国""宽带中国""互联网+""智慧城市"战略,实施依法治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通过解读
阐述高职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现状和高职英语口语技能大赛的基本内容.分析传统英语口语教学与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差异.提出在基于技能大赛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