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研究脊髓延髓肌萎缩症(spinal and bulbar muscular atrophy,SBMA)的非神经系统临床表型并分析神经肌肉、代谢和内分泌等实验参数,探索其与病程及疾病严重程度等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治疗试验选择生物标志物提供依据。方法:(1)经过患者知情同意后结构化访谈获得16名经基因确诊的SBMA患者的病史及合并症等资料。对患者进行多系统的临床评估与检查,完成改良的12导联心电图检查、标准的二维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肝脏超声检查、前列腺超声检查及肌肉病理学检查等。研究Brugada综合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及下尿路症状等的发病率。(2)比较NAFLD患病率在SBM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3)经过受试者知情同意后采集空腹静脉血,比较血清肌酐值在SBMA组及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组的差异及硫酸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 sulfate,DHEAS)水平在SBMA组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4)研究实验参数与起病年龄、病程及脊髓延髓肌萎缩症功能评定量表(SBMA Functional Rating Scale,SBMAFRS)的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非神经系统临床表型1)心脏评估及检查未发现16名SBMA患者出现Brugada综合征及Brugada样心电图异常。13名(81.25%)患者无任何与心脏相关的临床症状,3名(18.75%)患者患有心慌、胸闷症状。16名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均大致正常。12名(75%)患者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有2名(12.5%)患者的心电图示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1名(6.25%)患者的心电图示窦性心律过速。1名患者患有较严重的心慌、胸闷症状,其心电图显示胸导联V2-V6导联及肢体导联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行心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异常。2)SBMA组可纳入NAFLD研究的有15名患者,11名(73.3%)患者的肝脏超声检查发现脂肪肝。15名健康对照者中有4名(26.67%)对照者的肝脏超声提示脂肪肝。SBMA组NAFLD患病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6名SBMA患者均完成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问卷调查及前列腺超声检查,其中有9名(56.25%)患者的下尿路无症状或轻度症状,7名(43.75%)患者有中度的下尿路症状。13名(81.25%)患者的前列腺体积正常,3名(18.75%)患者的前列腺体积增生肥大。其中5名(18.75%)患者有中度的下尿路症状,但其前列腺体积正常。4)7名患者行骨骼肌活检,除有神经源性损害外,还有肌源性改变。(2)实验参数1)16名SBMA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均有升高。10名(62.5%)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7名(43.75%)患者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5名(31.25%)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高于正常值。16名SBMA患者中有14名(87.5%)患者的血清肌酐值降低,SBMA组血清肌酐值平均为43.54±9.56μmol/L。16名ALS患者中有1名(6.25%)患者的血清肌酐值降低,ALS组平均血清肌酐水平为66.04±13.69μmol/L。SBMA组的血清肌酐异常率显著高于ALS组,且SBMA组的平均血清肌酐水平显著低于ALS组(二者P均<0.001),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2)完成性激素检查的10名患者中,6名患者(60%)的促黄体生成素和3名患者(30%)的雌二醇水平高于正常值。SBMA组的DHEAS的平均水平为261.25±54.96μg/d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平均DHEAS水平195.13±73.21μg/dl(P=0.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实验参数与病程及SBMAFRS评分等的相关性1)DHEAS与首发症状起病年龄呈负相关。血清肌酐与首发症状起病年龄及SBMAFRS评分呈正相关,与病程呈负相关2)肌酸激酶、睾酮、促黄体生成素及脱氢表雄酮等实验参数与首发症状起病年龄、病程及SBMAFRS评分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SBMA患者存在相对特异的肝脏受累,NAFLD可能是SBMA的又一临床表型。(2)SBMA患者存在与前列腺不相关的下尿路症状。(3)SBMA患者存在内分泌代谢综合征。(4)血清肌酐可作为反映SBMA病情严重程度的有效的生物标志物。(5)DHEAS可能是SBMA的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