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现状调查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ro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式下,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显的尤为重要,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农村体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农村群众身体素质和文化修养的有效措施。为此,近年来农村体育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关注,在全国陆续开展了“全民健身计划”,“体育下乡”等活动。焦作市是豫北地区的一个中小城市,是全国“篮球城市”,农村篮球运动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研究通过探寻焦作农村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焦作地区农村篮球带来的社会功效和影响农村篮球发展的因素,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育文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对焦作地区农村篮球开展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做了研究分析: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开展现状、焦作地区农村群众参与篮球运动调查分析、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促进作用、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存在问题。研究结果显示:1.大部分农村群众认识到体育运动是有必要的,但仍有许多村民未参加体育运动,主要是思想意识上对体育运动的理解还有些偏差。2.焦作地区农村篮球比赛近年来开展得较为热烈,比赛形式时间相对集中,比赛类型也比较多样。农村篮球比赛的开展规范化程度较低,农村篮球队伍大部分是临时组建,训练时间主要是在赛前训练。3.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是农村体育的一大项目,农村篮球开展程度较高,但存在男性参与者居多,女性参与者很少;青壮年参与居多,中老年参与较少;各市(县)区篮球运动发展不平衡等现象。4.焦作地区农村群众对篮球运动的认知程度不高,获取篮球方面信息的渠道较为狭窄。广大农村群众平时参加篮球活动的形式是以半场对抗比赛为主,参与活动的时间和频率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农村群众在篮球方面消费不大,且主要还是购买运动衣物和篮球用品设备。5.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提高了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促进了农村物质文明的发展和农村精神文明的进步。6.现阶段,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村篮球活动开展不均衡、农村篮球运动场地设施相对匮乏、农村篮球运动健身观念比较落后、农村篮球运动基层组织不够健全。7.影响焦作地区农村篮球运动的主要的因素有:政府宏观指导欠缺,政策制度保障不够;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体育经费严重不足;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健身宣传力度不强。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提出合理开展农村篮球运动的对策与建议:1.争取政府大力支持,加强政策体制保障。政府的支持包括政策、基础建设、体育人力资源培养、专项资金保障等方面。2.健全组织管理机构,发挥基层积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从焦作地区实情出发健全当地各级体育组织管理机构,充分发挥农村体育协会、农村体育指导站、村体育健身点等各级基层组织的积极协调配合作用。3.加强体育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与意识。通过多渠道、多形式进行篮球运动知识的宣传,在农村营造全民篮球运动的氛围,提高农民的参与篮球运动的意识,促进农村群众篮球运动的不断发展。4.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加大场地设施投入。应该采取多元渠道的方式筹措体育经费,具体包括政府行政经费;企业、个人赞助;采取“会员制”所得经费;农村体育彩票事业投入;农民自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场地设施的投入。5.以“万村千乡”农民篮球比赛为契机,大力发展农村篮球人口,培养篮球骨干分子,带动整个农村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重要群体,祖国未来建设的中坚力量,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生活质量水平逐渐受到关注。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按照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作的
本研究在对适应的相关理论和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前瞻适应的概念,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调查了青少年的前瞻适应状况。研究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基于前瞻适应的
21世纪信息化进程的飞速发展,要求教育能够培养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新型人才。知识半衰期缩短,终身教育大势所趋,需要传统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具备远程学习和协作的能力。随着学校和
网络课程是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它伴随着计算机、通信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不仅给传统的学校教育带来了深刻变革,而且使学习者在不受时空限制的条件下可以根据
南京市足协是中国足球协会的会员协会,作为“亚足联——中国展望”计划的重点发展城市,其小学足球运动的开展现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
近年来,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呈现出许多不同特征和问题。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通过对我国沙滩排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