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65210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典焦虑症”是伴随着经典文学时代的终结出现的,文学生活中由经典性期待而生成的一种恐惧的、焦虑性的“情感综合症”。它既是对当代文学的经典缺失的焦虑,也是对当代文学危机的忧虑与恐惧,是文学观念滞后的深刻反映,是文学的文字本位主义和阅读主义遭遇多媒体化的信息时代的必然表现,也是精英知识分子内在的自我身份焦虑,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经典文学时代走向“后文学时代”的时代症候。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危机正在现实地发生着。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由电子媒介主导的信息化的文学社会,这是一个文学泛化的时代,是一个文字文化衰退、文学不再“经典”的后经典文学时代。社会的文学生活面貌发生了急剧变化,从多方面颠覆了文学的传统存在方式及其生产传播方式。在经典文学时代形成的、用于认识和解释经典文学的文学经典主义(或经典文学观)已经不合时宜,其阐释效能和合法性值得怀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史上一直被信奉的文学经典开始“问题化”,形成了一股规模浩大的关于“文学经典”问题的文化思潮。这股思潮其实质是文学的当代功能和价值问题。当代社会进程已然剥夺了文学的核心地位,在一个“人人都是文学家”的“后文学时代”,一直以来作为一种经典文化现象和特殊精神现象的文学已被社会文化阅读方式的转变所消解,而人们却仍固守着文学经典主义(或经典文学观),依然秉持着对文学的经典理解和经典认识,怀抱着对文学的经典性乞求,就不得不让我们去面对“经典焦虑”了。经典焦虑症所表征的经典危机实际上并不是当代社会文学生活的危机,而是文学观的危机,是以文学经典主义(或经典文学观)为核心的传统文学理论话语体系面临解体的危机。这提醒我们必须从实际的文学生活出发,改变对文学的既有认识,开放文学边界,重塑一种新型的、开放的媒介文学观,非如此,则不能轻易摆脱经典焦虑症,也不能认清因文学时代变化而起的种种变化。对文学本质的认识,必须交给社会的文学生活。
其他文献
《内经》以怒作为人的五种基本情志之一,称为怒志,属于中医神志的范畴。一定范围内的怒虽然是人的正常情志活动,但也同时带来不愉快的心理体验,还可能影响人们的家庭、社会生
电力变压器绕组变形直接或者间接引起的变压器故障较多,检测变压器绕组变形十分有必要。变压器绕组变形检测的常用方法有低电压脉冲法、频响法和短路阻抗法。介绍变压器绕组变
本文从软件项目实施方的角度,对项目成本管理做了初步的分析,阐述了项目成本管理的要点以及成本管理的方法。
<正>安定区是定西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教育的中心。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
从上个世纪的70年代初,先进的工业国家就已经将油气回收技术处理作为降低油品蒸发损耗以及防止油气污染的重点技术进行研究并推广,并对油气排放标准加以立法来严格控制油气排放
本文就新闻摄影构图几个要点——画面结构、画面秩序、视角和画面语言几个方面阐述了新闻摄影构图的策略。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于1964年在《管理的实践》一书中提出,人力资源和其它资源相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在于这种资源是人,它拥有其它资源所没有的素质、协调能力、
伴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益突出,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许多发达国家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纷纷以环境保护、低碳经济为由给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碳关税作为一项边界调节机制,适用
许多城市问题都与城市内人口分布不合理有关,随着居住人口的活动性日益增强,迁居行为在改变城市系统和城市社会空间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社区是19世纪全球社会思想领域最引人
本文首先论证了犀角地黄汤作为方名首次出现于宋本《备急千金要方》,而非唐代孙思邈原著之《备急千金要方》。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原无“犀角地黄汤”方名。本文肯定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