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采用醋酸铅溶液诱导建立PC-12细胞铅中毒的模型,观察不同浓度醋酸铅对具有神经元特性的PC-12细胞的影响,和铅中毒神经系统损伤进展中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以及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其的干预效应,以探讨驱铅扶正方防治铅中毒神经系统损伤的作用机制。 方法:将PC-12细胞设置为不同的分组: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醋酸铅染毒组以及含药血清组。用不同浓度的醋酸铅溶液分别对PC-12细胞进行刺激,通过MTT法检测醋酸铅染毒组细胞生存率。用采血时间为末次给药后2小时,10%浓度的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醋酸铅溶液诱导之PC-12细胞进行干预,用MTT法进行检测,观察阳性对照组和含药血清组PC-12细胞生存率的变化,用黄嘌呤氧化酶法和硫巴比妥酸盐法分别检测各组PC-12细胞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 结果:1.醋酸铅溶液对PC-1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浓度越高的醋酸铅溶液对PC-12细胞的刺激作用越大,其细胞的生存率越低。醋酸铅染毒组用100?l浓度为100?mol/L的醋酸铅溶液对PC-12细胞进行24小时的刺激,其细胞生存率接近50%(46.7%);2.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对PC-12细胞的影响:驱铅扶正方之含药血清的采血时间点为最末次给药后2小时,且浓度为10%时,其能对染铅之PC-12细胞产生最明显的增殖作用;3.与氧化应激相关的指标在染铅细胞中的变化:醋酸铅染毒组的PC-12细胞经醋酸铅溶液的刺激后,SOD活性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MDA的含量出现明显的增多;含药血清组的SOD活性出现很明显的提高,MDA的含量开始显著下降;阳性对照组中SOD活性、MDA含量均有一定的变化;4.氧化应激与神经系统损伤的关系: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醋酸铅染毒组的SOD活性有了明显的降低,其MDA的含量有了很明显的升高,具有显著的差异(P<0.01);相较于醋酸铅染毒组,阳性对照组的SOD的活性明表现出上升趋势,MDA含量有显著的下降(P<0.01),而与醋酸铅染毒组相比较,含药血清组的SOD活力出现明显上升,MDA的含量出现很明显的上升(P<0.01),且与阳性对照组相比,含药血清组的SOD活力出现更加显著的上升,MDA含量出现更加显著的降低(P<0.01)。 结论:1.建立PC-12细胞铅中毒模型,可选用100?l浓度为100?mol/L醋酸铅刺激24h的标准,达到细胞半数抑制率;2.驱铅扶正方含药血清在浓度为10%时,并且于末次给药后2 h采血,使染铅PC-12细胞增殖最为明显;3.对铅中毒所引起的神经系统的损伤,驱铅扶正方能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对氧化应激的干预效应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