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甲醇重整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mbooa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是现行综合热效率及发电效率最高的一类燃料电池形式,其高的反应温度可进行燃料的充分利用,而且燃料选择范围较广,采用固体氧化物YSZ作为电解质,不受贵金属催化剂耐碳性较弱的限制。甲醇重整制氢是一种较为成熟的制氢工艺,但是极少用于SOFC电堆发电系统。针对上述研究方向,重整制氢单元与电堆单元进行耦合后的系统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了。了解SOFC在重整工况下的运行状态及电性能输出、衰减机理及速率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内容如下:(1)本文就SOFC实验电堆基础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就还原过程中开路电压与氢气浓度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针对36片SOFC大电堆做了基础性能参数分析,电堆基础发电功率可达1000W。对36片电堆分模块进行监测分析,并针对不同实验参数对于电堆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使用3片SOFC电堆研究了温度对于电堆的基础电性能影响,及温度与电流密度之间的变化关系等;随着温度的升高,电流密度也逐渐升高;在不同电流密度工况下的电池内部动力学损耗进行了分析。后期3片小电堆进行了高电流密度条件下的热循环与长期性实验,对电堆基础热循环后的衰减率进行分析计算。(2)对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温度、原料水醇比、反应压力等对于重整制氢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与模拟,同时也对系统关键部件-重整器进行了多物理场模拟分析,并就下一步实验进行了改进分析。实验表明水醇比是影响实验效果的重要因素,选取了最佳水醇比;研究不同反应压力下的制氢效果,模拟分析重整器多物理场模拟分布,就重整器内部流场及分布进行分析。(3)将重整制氢单元与SOFC电池单元进行耦合串联,利用高温尾气对重整进行换热利用,实现了能量的梯级利用。调节重整参数,使系统可稳定运行,电堆功率输出稳定;研究了不同重整温度对甲醇重整SOFC耦合系统的性能参数影响及其反应原理;根据系统热循环前后系统电性能输出单元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总结,并就衰减速率进行估算,后期拆堆对电堆模块进行结果反馈分析本研究设计并测试了功率为1000W甲醇重整SOFC系统。将甲醇重整制氢系统与SOFC发电相结合,通过实验研究制氢系统与SOFC电堆之间耦合后的的相互影响机理,为后续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提供数据基础和实际指导。
其他文献
近年来化石能源愈发短缺、环境污染的程度日益严重,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利用催化热解方法将生物质转化成有价值的燃料用来部分代替化石能源,可以有效缓解我国的能源和环境问题。HZSM-5在生物质热解催化过程中容易结焦失活。氢化、气化和氧化再生容易破坏HZSM-5的骨架结构,低温等离子体喷射(NTPI)再生反应速度慢,难以深入HZSM-5内部。因此,选用直接低温等离子体(DNTP)再生方法对失活HZSM-
随着全球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世界人口净增量居高不下,淡水资源的供给面临着重大挑战;同时人口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也促使各国对清洁水源的保护日趋严格。然而,许多传统的和新兴的产业的发展,导致了大量的对硝基苯酚(PNP)废水产生,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所以需要针对PNP污染进行专项处理。在现今较为成熟的水处理体系中,吸附法因其工艺简便、成本低廉的特点被认为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解决方案。本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强烈需求和新一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双重作用”下,工业生产过程所用设备的精密度、复杂度和智能度越来越高。这些智能设备在提高生产力的同时,也对企业设备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备管理作为生产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计划、经济效益和安全效益。如果设备管理不善,机器故障频发,不仅会扰乱企业的正常生产计划,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更严重的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因此,针
大米是世界上60%以上人口的主粮,特别是在亚洲。目前,我国大米品质主要是依据国标《稻谷储存品质判定规则》(GB/T 20569-2006)中规定的方法来进行测定的。该方法尽管检测结果客观、可靠,但其检测过程繁琐,不适合用于现场检测。鉴于此,本研究根据大米储藏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提出基于嗅觉可视化技术的储藏期大米品质检测的新思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大米真实储藏期的嗅觉可视化检测方法研究
自主代客泊车是一种能在一定区域内实现自主行驶并且进行自动泊车的无人驾驶技术,在有效缓解停车难问题的同时提高了停车场车位的利用率和驾驶员的停车效率。现有的自主代客泊车系统主要通过场端、车端和场端结合车端这三种方式实现,车位识别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对自主代客泊车系统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依托场端技术实现对分配车位的定位和识别对停车场的改造成本大,难以大规模推广。依托车端技术实现车辆对车位的主动识别
秸秆的处理一直是农村工作的难点,鉴于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现状,用秸秆代替木材与胶凝材料复合以制备秸秆人造板已成为研究热点。传统的秸秆人造板采用酚醛树脂等有机粘结剂,板材的阻燃性能差,并且会带来甲醛污染。而硫氧镁水泥(MOS)具有低碱度和防火阻燃的特点,对秸秆的腐蚀性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秸秆易燃的缺陷,是潜在的制备秸秆人造板的优良粘结剂。本文以改性硫氧镁水泥为抓手,系统地研究了硫氧镁水泥性能的影响
宁夏回族自治区酿酒葡萄的种植范围面积大、横向跨度广,传统清土起藤机跨区作业调度模式由于过度依赖人工经验及匮乏技术支持,导致清土起藤机设备资源盲目流动、作业调度方案不合理等问题突出,已经无法满足各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需求;同时,“智慧农业”发展背景下,车辆调度问题向农机调度领域延伸已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算法研究是农机调度问题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借助现有信息技术,研究清土起藤机跨区作业调度问题
DNA步行器是具有特殊能力的动态DNA纳米机器,可以在驱动力的作用下沿着预先设计好的轨道行走,已被开发应用于纳米材料的组装与合成、药物释放、生物计算和生物传感等方面。其中在生物传感方面,DNA步行器表现出优异的信号转导和稳定的信号放大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生物标志物的分析检测中。然而,目前基于DNA步行器的生物传感器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对于生物酶驱动的DNA步行器,其中生物酶的活性容易受到反应条件
在电动汽车迅速发展的今天,车辆行驶环境日渐复杂,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车辆的主动安全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本文中,以主动前轮转向系统,以及主动前轮转向与直接横摆力矩集成系统为研究对象,设计控制策略及算法以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稳定性。一方面,为了减少复杂路况下内部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对主动前轮转向系统的不良影响,提出了两种无抖振离散时间滑模控制器。在此研究中,首先构造了一个Lunberger观测器来估计质心侧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群养猪饲养的监管模式趋向于信息化。而在大规模养殖环境下猪瘟等疾病时常发生,猪厂对饮水、采食等卫生状况要求也相应提高。计算机视觉方法能够很好的应对规模化养殖中饮水猪只的图像处理、身份识别等问题,该技术不仅可以做到无触碰式的自动化识别,而且可以有效降低养殖成本,高效检测出猪只的饮水状况。因此通过计算机视觉技术加深对猪只的前景提取、行为识别、身份识别等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