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各中医证型、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凝血指标(PT、APTT、FIB、DDI)的结果,及中医证型与凝血指标、炎症指标等的相关性分析。为CAP合并凝血指标异常患者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中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运用统计学方法探讨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各中医证型、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凝血指标(PT、APTT、FIB、DDI)的结果,及中医证型与凝血指标、炎症指标等的相关性分析。为CAP合并凝血指标异常患者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住院部收治的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年龄≥65岁的患者。根据纳入标准收录合格病例,根据排除标准剔除不合格病例。根据中医证型的诊断标准重新辨证分型,记录老年CAP患者一般资料、舌象、炎症指标、凝血指标、CURB65评分等检查结果。最后使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1.在中医证型分布方面,收集的300例病例中,痰热壅肺证所占比例最高。2.老年CAP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年龄、舌象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性别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痰热壅肺证男性患者较其余证型多。3.不同中医证型患者WBC之间无统计学差异,NEU%、LYM%、PCT、CRP等炎症指标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痰热壅肺证患者NEU%、PCT、CRP检验数值较其他有统计学差异组的数值更高。4.不同中医证型的PT、APTT、FIB、DDI等凝血指标之间均具有统计学差异,而痰热壅肺证的PT、APTT、FIB、DDI值水平均较其余有统计学差异证型组的相关指标水平高。5.瘀暗舌与非瘀暗舌患者PT、APTT、FIB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DDI值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瘀暗舌组DDI水平更高。6.不同CURB65评分组的老年CAP患者在APTT值、DDI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T值、FIB值上有统计学差异,高危组患者PT值较高、FIB值较低。7.PT、APTT、FIB、DDI值与WBC、NEU%、PCT、CRP检测数值均呈正相关,与LYM%呈负相关,PT、APTT、DDI与PCT值相关系数最大,FIB与WBC值相关系数最大。结论:1.老年CAP患者中医证型以痰热壅肺证最多见,而痰热壅肺证中以男性患者居多。2.痰热壅肺证患者凝血指标延长、炎症指标升高较其余证型差异更明显,发展为重症可能性更大。3.PT延长、FIB下降与CURB65评分高危组相关,推测老年CAP患者凝血指标中PT明显延长、FIB明显下降发展为高危患者可能性大。4.PCT的与PT、APTT、DDI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最大,PCT在预测凝血指标变化较其余炎症指标更敏感。而FIB不仅为凝血指标,还与WBC数值变化呈正相关,FIB也可作为诊断炎症反应的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3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以下简称PCOS))患者的中医体质和临床症状表现相关信息的收集,进一步总结归纳PCOS患者的体质类型和临床症状表现,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调查对象为2017.10至2018.10期间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研究要求的360例PCOS患者,调查方法为问卷调查法。采集信息
目的:观察治癣外洗方联合伊曲康唑治疗水疱鳞屑型和浸渍糜烂型手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水疱鳞屑型和浸渍糜烂型手足癣患者,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3组,每组各30例。中药组采用治癣外洗方浸洗治疗,每次20分钟,一日2次;西药组采用内服伊曲康唑胶囊治疗,每日1次,每次200 mg,餐中或餐后服用;中西医结合组采用治癣外洗方浸洗联
目的:构建稳定过表达APPswe的PC12细胞作为Aβ损伤的离体模型,研究β-细辛醚对于Aβ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并从β-细辛醚改善受阻自噬流通畅性的角度,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理,为β-细辛醚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症状的应用提供更充分的理论依据。方法:1.包装含有APPswe基因的慢病毒,并以此感染PC12细胞。然后通过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实验,筛选出能稳定过表达目的基因的多克隆稳转株,并以q PCR法
目的:1.总结晚期大肠癌的常见临床症状,并通过对四诊资料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晚期大肠癌中医证型分布规律。2.分析晚期大肠癌中医证型与一般信息、危险因素、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等的相关性,以期加强中医对晚期大肠癌的中医证候学认识,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为晚期大肠癌的中医临床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临床资料,制作回顾性调查表;筛选出2017年10月1日至2020年10月1日在广州
目的:1.探讨C57小鼠构建SOP模型的方法,明确龟板水提液治疗SOP的作用,并基于巨噬细胞极化通路探讨其机制。2.基于经典C57BL/6小鼠骨缺损模型,探讨不同巨噬细胞极化亚型对骨愈合的调控作用。3.检测SOP患者血清TNF-α表达水平,初步探讨SOP的骨免疫机制。方法:1.基于巨噬细胞极化通路探讨龟板水提液治疗SOP的作用 选取30只8周龄的雄性C57小鼠,,分别随机分为对照组、SOP组、SO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益气除痰方在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 Free Surviv al,PFS)及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和主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历史试验数据对比,评估益气除痰方联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益气除痰方是否延长化疗联合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近五年来公共数据库发表的中药汤剂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胃癌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汇总,对其中的中药汤剂处方进行数据挖掘,探索中药联合化疗的用药频率、性味归经、组方等规律,并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进一步地归纳总结中药汤剂联合化学药物治疗胃癌的理法方药,为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提供参考。同时对核心处方进行网络药理学研究,为中药治疗胃癌提供相关的参考机制。方法:检索2015年1月1日至2020年11
目的:通过观察切脉针灸对胃肠癌术后早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评价切脉针灸的疗效,探讨中医切脉针灸的实践运用,为胃肠癌术后患者早期恢复胃肠功能提供临床治疗思路和选择。方法:本课题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胃肠癌术后患者60例,根据临床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试验组于术后第1天开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合并使用切脉针灸治疗,每天治疗1次,连续治疗5天,观察记录
背景:由于晚期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这部分患者所面临的临床局势目前仍不容乐观,自2018年肿瘤免疫治疗在国内上市以来,晚期肺癌的综合治疗步入了一个新的治疗领域。其中,PD1/PD-L1单药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个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此外,林丽珠教授团队近30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医药治疗肺癌的研究,成功研制了益气除痰法治疗方案,在该方案的抗癌机制方面也做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其对患者的
背景:唐宋时期的众多医家在承袭先贤黄疸诊治思想的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经验,提出了新的学术观点及治则治法,对黄疸相关诊疗思想影响深远,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因此,研究唐宋时期黄疸病治疗用药规律对现代临床治疗黄疸有积极意义。目的:本研究以唐宋时期黄疸病诊疗方药的文献资料作为切入点,通过查阅文献,收集整理黄疸病治疗用药,应用现代统计学分析方法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总结出该时期医家治疗黄疸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