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饲料中乙醇梭菌蛋白部分替代鱼粉的应用效果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tt_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醇梭菌蛋白(Clostridium autoethanogenum protein,CAP)是乙醇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较高的单细胞蛋白,具有高比例替代水产饲料中鱼粉的潜力。该试验以黑鲷(Acanthopagrusschlegelii)为研究对象,研究乙醇梭菌蛋白部分替代鱼粉对黑鲷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氮磷沉积、血清生化指标、胃肠道消化酶活性、胃肠道组织结构以及肠道微生物组成等方面的影响,评价其作为黑鲷饲料中鱼粉的部分替代蛋白源的应用效果。该试验根据黑鲷的营养需求,设计了7种等氮等能饲料,用乙醇梭菌蛋白分别替代饲料中鱼粉的 0%、4.85%、9.70%、14.55%、19.40%、38.80%、58.20%。选取同一批次,体质健康,初始体重为6.03±0.09g的黑鲷1470尾,随机分成7组,每组设置6个重复,每个重复35尾。采用水流量为2 L/min的微流水自溢模式,养殖用海水盐度26~29g/L,水温26~29℃,pH 8.1~8.3,溶氧浓度高于5.0 mg/L,氨氮浓度低于0.1mg/L。每天投喂两次(8:00和16:00)至饱食状态,养殖试验持续10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方面:在饲料中使用乙醇梭菌蛋白替代不同比例鱼粉时,黑鲷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随替代水平的升高呈先增高后减少的趋势,CAP58.20组的黑鲷增重率显著低于CAP14.55组(P<0.05),但与对照组CAPO相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各组间的特定生长率未表现出显著差异。当替代水平达到58.20%时,摄食率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和饲料效率则显著升高(P<0.05)。2.氮、磷沉积方面:氮沉积率未受到显著影响,但是整体呈上升趋势,CAP58.20组的氮排放量显著低于其他组。磷沉积率随替代水平的升高逐渐升高,在替代水平达到19.40%时表现出了显著性差异(P<0.05);磷排放量则显著减少,在CAP58.20组得到最低值。3.鱼体组成形态方面:全鱼和背肌的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和水分等营养成分组成未受到显著影响。各组间肥满度、肝体指数和腹脂率等形态学指标未表现出明显差异。4.抗氧化指标及消化酶活:CAP58.20组黑鲷的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丙二醛、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性等未见显著差异。5.肠道组织及肠道微生物:肠道组织结构观察结果表明,前肠绒毛数量、绒毛高度、杯状细胞数量以及微绒毛密度均未受到显著性影响。乙醇梭菌蛋白替代鱼粉降低了黑鲷肠道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在微生物门水平上的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数量显著减少,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数量显著增加,优势菌始终为变形杆菌门。在微生物属水平上的假单胞菌、嗜甲基菌属的比例随乙醇梭菌蛋白替代水平的上升而显著升高,拟杆菌属比例则显著降低。综上所述,乙醇梭菌蛋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蛋白源,替代黑鲷饲料中鱼粉的58.20%时,对其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消化酶活性等仍未见明显的不良影响,可显著降低氮磷排放量。
其他文献
我国是柑橘属植物起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柑橘栽培历史和丰富的种质资源。柑橘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备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由于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和药理功能,特色柑橘果实的营养与健康研究日益受到重视。研究表明,柑橘果实的生物活性与其富含的生物活性物质紧密相关,尤以类黄酮为代表。本文针对柑橘果实类黄酮的组分特征鉴别、分离纯化体系构建、化学抗氧化能力和抗肿瘤活性评价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构
类胡萝卜素因为能使植物呈现不同的色泽,影响植物发育且具有保健功能,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热点。目前,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与降解途径已基本探明,代谢途径上的各种酶在各模式植物中均有克隆定位。甜瓜(Cucumis melon L.)作为广受世界人民欢迎的水果,且富含类胡萝卜素、可溶性糖等营养物质。本研究主要以15个甜瓜品种(包括7个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不同果肉色泽及类胡萝卜素种类的差异,观察不同果肉色泽的亲
拟穴青蟹(Scyllaparamamosain)的栖息地在我国东南沿海,尤其喜欢在江河入海口和潮间带区域,在我国海水养殖品种中占有重要一席。然而,由于我国集约化养殖系统发展迅速,随之而来的各种疾病也造成了养殖蟹类种群的大量死亡。这类报道屡见不鲜,给拟穴青蟹的养殖产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青蟹生长发育以及先天性免疫的研究可能有助于设计更好的蟹类养殖生产策略。作为TGF-β超家族的共同受体,转化
香味直接体现园艺产品的新鲜度,是重要的品质指标。芳香物质是果实香味形成的物质基础,来源于挥发性的次生代谢产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采后贮藏是影响果实芳香物质含量的重要因素,过度追求货架寿命造成了香味的降低,使得果实越来越没有味儿。气调贮藏(CA)是在冷藏基础上,改变环境中气体成分的一种贮藏方法,在发达国家中广泛应用于园艺产品的长期贮藏。然而,有关CA对果实芳香物质的调控效应与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模
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作用与丛枝菌根真菌相似,可参与植物生理生化代谢过程,促进植株生长和对氮、磷等矿物质的吸收,提高作物逆境胁迫的耐受性。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葫芦科西瓜属一年生植物,有“盛夏之王”的美誉。西瓜因其果实甘甜多汁,广受世界消费者欢迎。西瓜生育期相对较短,产量高,全生育期养分需求量较大。我国是西瓜生产和消费大国,但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基于大规模电子健康记录数据建立数据驱动的临床预测模型。然而不同医疗机构间的数据分布存在差异,使得这些临床预测模型难以在实际临床环境中应用推广。为此,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领域自适应的多中心协同预测模型构建方法,在保障患者数据安全的条件下,考虑机构之间的数据分布差异,构建在应用环境中更具泛化能力的模型。该方法基于分布式协同研究网络,首先在拥有标签数据的源机构中独立训练基础分类器,
为打破学科壁垒,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限定,实现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合肥学院土木工程专业根据学科特点,以项目为链条系统地构建“模块化课程池”,其核心内容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内容构建五个模块池,若干个“课程池”以及“模块化课程池”,动态调整机制,科学有效支撑人才培养方案,满足地方高校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的需要。
自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人类对化石燃料使用的激增,大量人源CO2被排放至大气之中。其中约1/4到1/3的人源CO2通过气-水交换被海洋所吸收,造成了海洋水体pH下降和碳酸钙平衡体系变化,即“海洋酸化”现象,从而对海洋生物和海洋生态系统构成了潜在威胁。近年来,已有大量相关研究揭示了海洋酸化对多种海洋生物多个生命过程的负面效应,但其对海洋生物行为的影响仍少有报道,其导致行为效应的作用机理也尚不明晰。针对此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属喜温园艺作物,具有食用和药用等价值。目前,我国设施番茄产业发展迅速,但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近年来极端低温和高温天气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着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BAG(Bcl-2associated athanogene)是一类多功能伴侣调节蛋白,在植物中的研究相对较少且主要集中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被报道广泛参与
物流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是导致果实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红美人’柑橘是近年来广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糖度高、口感好,但由于果实硬度较低,在采后运输过程中易遭受振动损伤,加速腐烂变质。本文首先基于开发的机械力分解平台,研究了振动对‘红美人’柑橘果实生理品质和代谢的影响;进而通过模拟振动实验和道路运输实验评估了自制物流包装的减振效果,并研究了不同的振动环境条件对果实损伤程度的影响;然后采集了浙江衢州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