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相结合。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解决我国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方向不准问题。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发展的灵魂和不竭动力。要建设现代化社会主义国家,就要把精神文明建设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建设相结合。长期以来,我们党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持之以恒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解决我国相对落后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总量不足和方向不准问题。2018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县一级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为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仍然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实践中心在我国基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以江西省Y县为例,通过“解剖麻雀”的方法对Y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个案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本文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的的基础上,采取了文献阅读、个别访谈、专家咨询、个案研究等方法,客观评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盘活地方阵地资源,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弘扬地方特色文化的重要作用。认真从建设主体、运转保障和服务内容等方面提炼总结了目前实践中心建设中存在的建设力量不足、政策支持不够、机制建设不全及供需对接不畅等共性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农村精英外流、村社组织离散、政府行政惯习和供给主体结构等方面的问题根源。根据Y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际和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形式,本文针对总结的中心建设时存在的共性问题,从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视角着眼,就搭建公共服务空间或者服务平台、完善制度服务机制和转变公共文化服务行动逻辑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文提出要坚持人民本位理念,合理规划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不断丰富公共文化服务载体,转变政府提供文化服务的行动逻辑,重构公共文化服务主体关系,营造各方参与文化建设的制度环境,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打造乡风文明精神家园,真正实现以文化人、化风成俗,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神归依。
其他文献
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发布《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简称“双高计划”)。“双高计划”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其中“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是“双高计划”十大任务之一,高职院校需要认真探索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路径,而这二者的实现都离不开高效能的行政管理。目前高校行政管理的核心评价指标是效能。因此,研究高校行政效能对于提升高校治理水平起着关键作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文化是影响乡村振兴最深层次的因素。文化兴则乡村兴,推动乡村振兴必须文化先行。文化是人创造的,乡村文化振兴的核心和根本是“人”的问题,即农民主体性的问题,农民是乡村文化发展和振兴的主体。以“主体性”视角解决乡村问题,激活乡村文化发展的内生动力,探寻破解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之道。2021年4月2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
目的:探讨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教学模式在PICC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效果,补充和完善PICC专科培训方法,为PICC专科护士培训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为类实验研究。对2021年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招收的80名PICC专科护士按照基线可比原则分为对照组(40人)和干预组(40人),对照组参加第1期培训(2021年3月-5月)采用传统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日本进一步发动侵华战争。由此南京国民政府开始了有计划地在国防工事、军备建设、经济、外交等方面的国防部署。在对国防区的划分中,逐步确定了国防的中心是以首都南京为中心的京沪杭一带。同时开始相应的国防工事(吴福线、锡澄线、乍平嘉线)的构建与修筑,在沪杭一线,国民政府出于拱卫南京和上海的国防需要,将国防工事修筑重点放在了杭州湾沿岸的乍浦、澉浦两地以及乍浦向北向西的平湖、嘉善等地
近年来,学术界对抗战文化的关注日益增加,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然而对浙西天目山地区的抗战文化,学术界鲜有人深入探讨。研究天目山抗战文化是深化浙江抗战文化史研究的需要。本文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察。第一部分阐述天目山抗战文化形成的基础。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国共两党的抗战文化政策和打击日寇文化侵略的迫切性是这一地区抗战文化产生的重要基础;浙江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形成、浙西地方政权的重视
社区矫正对象是指在实施犯罪行为后,依法被判处非监禁刑,并在社会中接受监管、改造的罪犯。社区矫正的目的就是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回归社会,社区矫正对象的社会适应水平对其矫正效果和预防再犯罪有着重要影响。身份认同整合是拥有多重身份的个体维持自我同一性的保护因素,可以帮助社区矫正对象解决“矫正人员”和“社区成员”两种身份之间的冲突,这有利于他们维持和谐统一的自我概念,在社会中更好的工作和生活。因此,探究社
本研究以澳门教育和澳门中华教育会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澳门教育历史沿革、澳门中华教育会历史发展进行系统回顾,分析总结澳门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教师管理、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经验成果,突出体现澳门中华教育会在澳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政治功能,并为澳门教育发展指明未来路向。对澳门教育历史的回顾包括四个部分:一是澳门教育的背景;二是澳门官立教育、教会教育、华人教育、师范教育在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情况;三是新中国成立
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是当下大学生中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个体因长时间和高强度使用社交网络,不可控制地在社交网络中投入过多时间和精力,从而带来了较多心理苦恼和生理不适反应,严重影响了学业和心理健康。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态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成人依恋是个体与目前同伴的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系。大学生的成人依恋状态和问题性社交网络使用有关。本研究从成人依恋的两个维度(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
1872年4月30日,《申报》在上海创刊,这是我国近代出版发行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份报纸,从1872到1949年,一共历经77年,这份报刊完整地记录了这段时间的社会状况、重大事件以及风土人情,被人称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的“百科全书”。《申报》在创刊号中,公开表示欢迎“骚人韵士”投稿,“概不取值”(1)。随着来稿件数不断增多,报馆于1872年11月11日,推出增刊《瀛寰琐记》,这是我国最早的文艺期刊之一;
21世纪以来,我国相继完成了建国以来的“十三个”五年计划,2021年又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开局之年。从在建党10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目标转变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已经开启。近年来随着各地关于美丽乡村振兴、乡村建设相关政策以及发展和弘扬红色文化政策的陆续出台。赣南的红色文化资源在我国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