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自动化和问题结构显性化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创新的影响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给出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同解变换的六种基本形式,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程序进行分析,获得一元一次方程解法的经验模式,从而得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模式,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程序。参照标准程序,通过归纳教学中学生的解题表现说明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程序创新含义。本论文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程序自动化水平和问题结构显性化这两个因素对一元一次方程解法创新的影响。   在实验一中,根据被试解一元一次方程程序自动化水平,将94名被试分成程序自动化水平不同的三组:高、中和低组,然后对其进行程序创新测试,结果表明三组被试在程序创新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自动化水平高组的程序创新得分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在实验二中,将被试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人左右,其中一组的被试完成方程结构显性化处理的测试题,另一组被试完成未经方程结构显性处理的测试问题。两组测试题目完全相同,每组10分钟。其中结构显性处理是指将结构、程序类似的方程排列在一起,而非结构显性处理是指将方程重新排序,使相邻的两个方程的结构和程序不相同。研究中,以被试的自动化水平为协变量,进行协方差分析表明:被试自动化水平对程序创新影响不显著,但结构显性处理的主效应显著。
其他文献
因故到城市学习、工作,但仍是农村户口的15-20岁青少年群体,被称作流动青少年。他们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个重要特殊人群,由于迁出老家、流入城市,生活于城与乡、城与城、城
教师主体价值是指教师主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通过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身心自由、全面地发展,且其主体性不断得以提升,并相应满足社会和自身需要的
论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教育决策模式的本质研究".教育决策是教育政策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因而对教育决策模式的本质认识是建立在对教育政策的本质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该研
该文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教师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保定七中教师的实际,开展了教育信息技术校本培训的研究:第一,提出培训的指
本文以太极拳发源地河南陈家沟为个案,探讨该村落宗族中以太极拳为文化内核的集体记忆与其精英行动在历史变迁中的互动,进而客观地揭示其内在相互的关系,以期为太极拳文化的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