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聚合物材料自修复是指当受到破坏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自我修复部分或者全部性能。分为外援型和本征型,本征型自修复材料主要依靠可逆共价键和可逆非共价键实现自修复,具有修复条件温和、多次重复修复等优点,但是也普遍存在强度低的缺点。杜仲胶是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橡-塑‖二重性,良好的耐疲劳、耐磨、防震及抗撕裂性能,绝缘性强、耐水湿、形状记忆优良,但是其分子量较大,难以直接用做为涂料、粘合剂及复合材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材料自修复是指当受到破坏后,在一定条件下可自我修复部分或者全部性能。分为外援型和本征型,本征型自修复材料主要依靠可逆共价键和可逆非共价键实现自修复,具有修复条件温和、多次重复修复等优点,但是也普遍存在强度低的缺点。杜仲胶是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具有独特的―橡-塑‖二重性,良好的耐疲劳、耐磨、防震及抗撕裂性能,绝缘性强、耐水湿、形状记忆优良,但是其分子量较大,难以直接用做为涂料、粘合剂及复合材料,亟需开展其改性研究以促进其在康复医疗、海洋装备防腐、体育用品等领域应用。本论文针对基于二硫键、氢键等可逆共价键实现涂层自修复能力和机械强度较弱;杜仲胶分子量较大,很难直接作为高分子材料使用的瓶颈问题,开展了UV固化聚氨酯树脂的自修复涂层的制备、羟基化杜仲胶制备研究及其改性UV固化聚氨酯自修复涂层制备的自修复机理以及性能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UV固化聚氨酯自修复涂层的合成以及性能研究。基于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机理,制备了一种含有二硫键的UV光固化聚氨酯自修复树脂(DSPU)。通过FI-IR、TG-DSC、拉伸测试以及划痕测试等方法研究并比较了不同硬段含量、不同二硫键对DSPU涂层的机械性能、耐溶剂性、附着力以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DSPU树脂硬段含量不断增加,DSPU涂层的附着力、伸长率、耐溶剂性能下降,但涂层的机械性能不断增强。当DSPU树脂硬段含量为69.26%,涂层的拉伸强度最大为10.45 MPa,但伸长率仅为74.9%,附着力仅为2级和耐溶剂性能也较差。此外,随着DSPU树脂中二硫键含量的不断增加,DSPU涂层的自修复能力提高,但当硬段含量过高时,即使其二硫键含量最高,自修复性能亦较差。这是因为聚氨酯链段中硬段含量过高不利于分子链的运动,降低了损伤处硫原子与硫原子形成二硫键的概率,从而自修复性能下降。综合自修复效率和性能考虑,优选了DSPU树脂硬段含量为54.03%、二硫键含量为6.58%的最优配方,此时涂层拉伸强度为8.65 MPa,伸长率129.5%,60°C下15 min后,DSPU涂层表面的划痕明显消失,具有自修复温度较低、修复效率较高的特点。(2)基于巯基-烯点击化学合成羟基化杜仲胶的研究。利用杜仲胶分子链上较多的碳碳双键,采用巯基乙醇与杜仲胶在365 nm紫外光照射条件下合成羟基化杜仲胶(HEUG)。采用化学滴定和核磁共振,研究了水、N,N-二甲基甲酰胺、氯仿为溶剂、碳碳双键与巯基的摩尔比(η)与反应时间等对杜仲胶的羟基化改性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氯仿为溶剂改性得到的羟基化程度较高,而以水为溶剂改性得到的羟基化程度较低,这是因为杜仲胶可以溶于氯仿,使反应在同一相进行。最优反应时间为6小时、最佳摩尔比例η为3:1,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改性程度。改变反应时间、反应比例,可得到不同羟值的杜仲胶材料,本文制备的改性杜仲胶羟值最高达156 mg KOH/g,较高的羟值使杜仲胶能在乙酸乙酯、丙酮中溶解;而较低的羟基既有利于杜仲胶的应用,又可以保留杜仲胶的部分结晶特性。本文为杜仲胶的改性提供了一条全新并可行的技术路线。(3)羟基化杜仲胶改性UV光固化聚氨酯自修复涂层的性能研究。研究了羟基化杜仲胶对DSPU涂层的机械性能、柔韧性、耐溶剂性、附着力以及自修复性能的影响。将羟基化杜仲胶溶于乙酸乙酯后,加入到DSPU树脂中,得到羟基化杜仲胶改性的UV光固化聚氨酯自修复涂层(HEUG/DSPU)。采用FI-IR、Raman、TG-DSC、SEM、拉伸测试以及划痕测试等方法研究了HEUG/DSPU的机械性能、韧性、耐热性以及自修复性能。FI-IR、Raman分析确定了羟基化杜仲胶改性UV光固化聚氨酯自修复涂层的合成工艺;通过拉伸测试、SEM对比分析,可知当HEUG添加量的为5%时,制备的HEUG/DSPU涂层相容性好、稳定性强,此时涂层的拉伸强度最大达12.90 MPa,伸长率高达306.99%,这是因为HEUG含有的双键会参与DSPU树脂双键UV固化过程,增加了树脂的柔韧性,从而提高了涂层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同时,通过划痕测试可知HEUG的加入提高了涂层的自修复性能,当HEUG添加量的为5%时,自修复效率高达90.71%,且60℃下15 min后,划痕能够完全修复,室温下瞬时修复可承受质量为2 Kg的重物。这是因为HEUG中含有大量的羟基集团,增加与氨基甲酸酯键形成氢键,从而提高自修复效率。当HEUG添加量达到10%时,涂膜的机械、耐化学性能会有所降低,这是因为HEUG添加量过多导致二者的相容性降低,从而使HEUG/DSPU涂层性能下降。此外,HEUG的加入并不会降低原始树脂的透明性。
其他文献
在很长时间的观念里,古典园林建造以“无法可循”,由“工匠营造”一语概之,而呈现出大量关于古典园林的文学研究,对于古典园林的继承与现代发展的实践性操作贡献不足。实际上,古典园林是“自然形态的叙事与几何”,自然有其相应的“理法”。目前,虽然关于园林自然形态的“转化仍然十分艰难”,而对于园林空间的范型研究将是必然的趋势。如今,江南古典园林已经成为现代人的休闲旅游胜地,从持续火热的“苏杭旅游”现象可见一斑
电磁铆接是一种利用交变磁场产生的电磁力快速镦粗铆钉的先进连接工艺,具有铆接力大、无污染、材料适应好等优点,在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针对电磁铆接在自动化生产中的潜在应用需求,本文建立了全耦合电磁铆接有限元模型,用以研究电磁铆接设备中放电线圈的结构参数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并基于分析结果设计制造了适用于装载在工业机器人上的自动化电磁铆枪。同时,对机器人在自动化铆接中常见的路线规划问题进行了探究
近些年来,应用在光学技术、LED照明、半导体集成电路等高端领域的光学镜片、蓝宝石基片、硅片等超精密元件的需求量巨大,这些超精密元件对其表面质量都有极高的要求。传统的超精密加工技术难以对其实现高效率、高精度、无损伤抛光。磁流变抛光是一种可实现超光滑无损伤加工的先进超精密抛光方法。采用静磁场励磁时,磨料容易发生堆积,而采用动态磁场时磁力线进行不断变化,磁性颗粒具有动态的性质,从而促进磨料颗粒的均匀分布
柑橘口味甜、多汁、营养成分高,极受消费者喜爱。我国柑橘产量丰富,然而,柑橘果实在贮藏过程中极易受到真菌病害的影响,导致果实严重腐烂和巨大的经济损失。酸腐菌(G.citri-aurantii)是柑橘果实表面一种常见的侵染性真菌,呈水渍状,在采后过程中对果实品质有严重影响。与意大利青霉和指状青霉不同,大多数商业杀菌剂(如咪唑、噻苯达唑等)不能有效地控制酸腐菌,且这些化学杀菌剂可诱导耐药性,造成环境污染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智能车辆能够通过合理有效的决策方法提高行驶安全性,从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行人作为重要的交通参与者,其行走意图和轨迹必然会影响智能车辆的决策规划。因此,开展行人意图及其轨迹预测的研究对提高智能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车辆前视场景下行人运动多变的问题,对行人意图和轨迹预测算法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融合多特征的
电气火灾在各类火灾中的占比一直居高不下,其中造成电气火灾很重要的因素是故障电弧。故障电弧特性复杂,可以在电流较小的情形下发生,避开了传统电气保护装置的保护范围,给低压配电线路埋下了火灾隐患。因此,为了降低电气火灾发生,减少经济财产损失及防控重大安全风险,研究故障电弧检测技术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在电弧物理实验平台上收集的电压电流录波数据为基础,根据电弧故障保护产品的功能定位和保护范围,对单负载电路结构
微波加热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选择加热性等独特的优势,使其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及生活中。同时因其选择加热性的特点,使得不同加热负载在微波烧结过程中的热行为也存在有较大差异,进而影响负载的加热效率以及温度均匀性。为了探究负载热行为差异性的影响因素,提高负载的加热效率以及温度均匀性,本文以金属结合剂金刚石砂轮节块为研究对象,通过COMSOL仿真软件对砂轮节块的微波加热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主要研究工作
随着各类夜视装备和安防设备应用场景的增多,所获取的信息越来越重要,所以对成像技术的要求也在日益增加。尽管红外成像和可见光成像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各自的成像特点导致的技术缺陷使得其越来越不能满足现实需求。如何融合这两种成像技术的优势成为业界关注的研究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红外光和可见光成像原理及图像数字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以FPGA为开发工具,完成了对这两种成像技术进行融合处理的系统设计。依据配
汽车电子驻车系统是实现临时安全停车和熄火后长久驻车功能的实现单元。目前,乘用车上普遍使用的电子驻车系统有两种:第一种是具有独立控制单元的电子驻车系统,简称EPB;第二种是集成式电子驻车控制系统简称EPBi。具有独立控制器的电子驻车系统已经广泛用于国内外主销车型上,技术发展成熟。但随着汽车智能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及降成本的压力,集成式电子驻车系统将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目前,EPBi技术逐渐被国内的主机厂
为保障经济困难的公民获得必要的法律服务,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逐渐建立起“政府责任、律师义务和社会参与”的法律援助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律师成为了实施法律援助的主力军。然而,在法律援助的实践中,不断出现“法律援助质量低”“律师参与不积极”等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困境,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推行“公职律师”“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等政策进行回应,学者们也从制度设计、律师职业伦理等方面提出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