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4钛合金热拉伸实验研究与分子动力学模拟

来源 :燕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C4钛合金具有高强度、低密度、优秀的抗腐蚀性等特点,在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TC4钛合金是由α相和β相组成的双相合金,其宏观力学性能与α相和β相的微观变形行为有关。但是,采用实验方法很难测定α相和β相的微观变形力学性能。因此,本文在测定TC4钛合金热变形行为的基础上,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TC4钛合金中α相和β相的微观变形行为进行模拟,为揭示TC4钛合金热变形机理提供依据。本文以TC4钛合金为研究对象,测量了TC4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不同应变速率下的应变应力曲线,通过数据后期处理,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TC4钛合金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的影响。采用金相、XRD、SEM等对TC4钛合金热变形微观组织和断口形貌进行了观察和分析。采用LAMMPS软件对TC4钛合金微观变形行为进行了分子动力学模拟。将TC4钛合金中α相和β相分别建立模型,按照上述热变形参数,对α相和β相进行拉伸模拟。用可视化软件OVITO对模型变化中晶体结构和位错等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TC4钛合金在不同温度下热拉伸时,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不断降低,塑性提高;显微组织由初始的等轴晶粒转变为双态组织,晶粒尺寸变大;温度升高,断口形貌韧窝数量增多,尺寸变大。在不同应变速率下,抗拉强度随应变速率增大而增加,延伸率随应变速率减小而变大;不同应变速率对显微组织影响较小,高应变速率会使晶粒拉长。模拟结果表明,α相和β相在热拉伸过程中所得到的力学性能变化规律与宏观实验一致,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原子构型在热变形过程中,出现了层错和孪晶现象,β相相对比于α相塑性更好。
其他文献
近年来,氢能源因其产物清洁,环保,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被视为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能源。电解水制氢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但因为过程中能量损耗严重,而受到限制,因此,寻找一种高效的析氢电催化剂是解决问题的关键。Pt等贵金属作为电催化剂来说具有着非常好的析氢性能,但因为成本问题而有着自身的局限性,无法广泛应用。因此,镍、铁等过渡金属走入了人们的视线。本文制备了镍钨合金电催化剂并探究了其在碱性溶液中的析氢
含铜、磷、铬、镍、硅等合金元素的耐候钢是一种重要的防腐材料用钢。近年来,随着海洋资源在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开发和利用,耐候钢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成为沿海地区大型结构桥梁钢的主要材料。本文研究了不同Ti含量(0.014%、0.044%、0.084%、0.144%)对Q420qENH钢力学性能及初期腐蚀行为的影响,探索了其强韧化机理。通过对试验钢进行显微组织表征、拉伸性能和冲击性能的测试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电子设备,设备的频繁使用导致电磁波无处不在,电磁辐射在损伤人类身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影响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因此高性能电磁吸波材料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在实际应用中人们期望得到吸波性能强,质量轻,厚度薄且有效频带宽等特点的理想型吸波材料。金属有机骨架(MOF)材料具有多样化的空间结构,其金属粒子尺寸、占位、孔径、比表面积等可在制备过程中进行调节,凭借这些特点其在超级电容器、
以超大型钨矿石门寺钨矿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明确了该区细脉浸染型成矿地质体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热液隐爆角砾岩型矿体和石英大脉型矿体为花岗斑岩;成矿构造为近EW向断裂构造,NNW向断裂构造,控制石英矿脉的分布,成矿结构面为燕山期斑状黑云母花岗岩顶部接触面,与似伟晶岩壳分布的大体一致,控制大规模浸染状矿化的分布,花岗斑岩及隐爆角砾岩边部成矿结构面,控制大规模隐爆角砾岩型矿
氧化铝陶瓷由于优良的耐热性、硬度、耐腐蚀性等性质,在航空航天材料热防护涂层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脆性、低韧性及热应力敏感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使用激光熔覆原位制造技术制造颗粒增强型氧化铝陶瓷可以有效改善其脆性和韧性问题,为制造出优良的颗粒增强型氧化铝涂层,本文对使用四氧化三铁和铝的混合粉末在钛合金基板上激光熔覆原位制造Al2O3-Fe颗粒增强型复合涂层的过程进行热-力分析研究,为实际工程制造
作为半导体材料,碳化硅由于其高临界击穿场强、高导热系数、高电子饱和、宽带隙、热膨胀系数小、介电常数小、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和抗辐射能力强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并在激光、紫外探测器、微波和毫米波功率器件的应用等方面获得了一些优异成果。碳化硅纳米线(SiCNWs)表面存在大量的断键,这些不饱和的悬挂键会导致SiCNWs电学和光学性质的不稳定,从而制约了它在微纳电子器件等方面的应用,而表面改
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短缺问题日益加剧,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电动汽车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凭借耗能低、可调度性能灵活等优势,电动汽车受到我国乃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力推广,其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科学合理地对电动汽车进行能量调度,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水平、保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增强用户使用体验尤为重要,但目前距离实现其调度性能的利用最大化仍有一定空间。基于此,本文在考虑路径选择和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并网应用逐渐成为一种趋势。为了减轻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和间歇性对电网的冲击,配套电池储能的可再生能源系统已在工程中广泛应用。具备交、直流传输特性的模块化多电平变换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因其具有模块化、易扩展的特点被应用于储能电池的分布式配置,并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但目前
目标跟踪技术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例如视频监控、自主导航、人机交互、军事国防等。近年来,目标跟踪技术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面临着诸如形态变化、尺度变化、遮挡与消失、图像模糊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跟踪失败。此外,目标跟踪的研究文献多是在数据集上进行实验验证,缺乏实用验证。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对KCF目标跟踪算法做了改进,并将其移植到大疆Manifold 1
人体姿态识别是计算机视觉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且姿态识别算法为人机交互、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人体运动动作的时变性以及运动场景的复杂变化性,导致人体姿态识别的实时性、准确性和鲁棒性不理想。因此,实时准确地捕捉和识别人体姿态在视觉领域引起了极高的关注。针对人体姿态的特征提取以及识别存在的问题,本文基于KinectV2平台对人体姿态模型的构建和姿态识别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