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中电火花制备阻燃涂层应力控制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ach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钛合金拥有优异的综合性能,因此成为了高性能航空发动机减轻重量、提高推重比不可替代的重要材料。但是,钛合金具有较高的燃烧敏感性。航空发动机工作环境内部处于高温高压状态,易起火燃烧,对航空发动机安全使用产生严重威胁。如何防止以上事故,已成为各种技术争相实践应用的领域。本文在不改变发动机现有结构以及零部件使用材料前提下,研究了煤油中电火花沉积工艺,在钛合金零部件表面制备压应力阻燃涂层,验证了阻燃涂层的阻燃性能。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探索性研究了煤油中电火花沉积工艺,并与氩气中电火花沉积工艺进行对比。然后,对两种不同介质中制备阻燃涂层的表面粗糙度、厚度、硬度等性能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煤油中制备涂层表现更为优异。2.为了实现涂层制备过程自动化并减少煤油杂质对于涂层质量影响,本文设计并搭建了一套煤油中电火花沉积自动化系统。该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煤油过滤机及电火花沉积自动化装置两部分。对其零部件进行选型设计并搭建该系统,然后对其进行涂层制备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涂层的结构致密,无明显缺陷。3.本文通过Prism残余应力测试系统检测了阻燃涂层的残余应力。检测结果表明:氩气中制备涂层整体呈现拉应力,拉应力达到最大值1045 MPa;在煤油中制备涂层整体呈现压应力,压应力达到最大值-91.2 MPa。通过煤油中电火花沉积工艺实现了涂层中残余应力拉-压转变。然后,检测了试样的高周疲劳性能,煤油中制备试样疲劳寿命可达3×105次,比氩气中制备试样有较大提升。4.针对现有的液滴法阻燃试验系统存在气体加热温度达不到400℃且加热速度较慢的问题。改造了加热系统中的加热管,并进行了温度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加热管出口处气体温度最高可达460℃,气体加热时间缩短到30min。最后在该系统上验证阻燃涂层的阻燃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试样温度低于700℃时,煤油中制备涂层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综上所述,在钛合金表面,采用煤油中电火花沉积工艺制备阻燃涂层,实现了涂层应力由拉应力向压应力的转变,且表现出良好的阻燃性能。为解决航空发动机钛合金零部件起火燃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对于该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行政法学的发展,当下行政法的重点是调整公权力与私权利之间的关系,从研究如何规范公权力,到更好的保护私权利,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自由,这要求行政机
菲律宾蛤仔(Ruditapesphilippinarum),属软体动物门蛤仔属,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一种经济类水产品。目前,我国对菲律宾蛤仔的加工仍以传统方式为主,高附加值加工品少,这严重制约
目前,神经形态工程学作为世界前沿学科在国内并没有普及,但在欧洲,神经形态工程学已经作为欧盟人脑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开始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在机器人领域,欧洲已开辟出“神经机器人”方向,该方向在国内相关研究几近空白。随着机器人在极端场景下执行任务,对低延迟和捕捉高速运动等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机器人领域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神经拟态视觉传感器的出现,为目前机器人、智能驾驶车辆以及相关人工智能的应用
目的探讨HRMRI在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61例拟行3D-TOF MRA或临床诊断为单侧MCA M1段狭窄的患者及15例健康志愿者,患者中排除有MRI检查禁忌症、并
水泵机组启停机、事故断电时,包括机组、管道在内的整个泵站系统将发生水力过渡过程,严重的可能引发水锤。据统计,大部分水锤事故都是由于事故断电引起的。水锤事故造成的危
多糖类生物高分子具有天然无毒、可再生、绿色安全等诸多优异特性,其中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来源广泛的非离子性高分子多糖。而在多糖使用过程中,通常会有表面活性剂的存在,二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技术正在快速的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无人机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小型四旋翼无人机因结构简单、机身尺寸小、垂直起飞、空中悬停等特点应用在
在对儿童造成交通事故损伤形式中,头部损伤是其中致死致残概率最大的一种形式。因此,针对儿童头部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而目前国内外的儿童尸体实验数据还较少,许多模型的开发也集中在指定年龄、百分位和性别的儿童上。而不同的人体特征参数,儿童头部形态参数也会产生一定变化,这也会造成儿童头部生物力学特性的差异。本文将针对这一现状,开发出具有不同年龄、身高、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简称BM
岩石爆破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岩石破碎技术,在岩石爆破中参数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不仅会影响施工进度,而且也会对施工成本造成影响。但由于岩石本身的复杂性,很难定量分析,爆破
超声成像凭借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和实时成像等特点在医学和工业检测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数字波束形成算法作为超声成像的关键技术,一直都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自适应数字波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