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上范德华外延生长极低应力氮化稼薄膜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eaixi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化镓(GaN)作为一种代表性的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十分适合制备光电子器件和微波射频器件,在照明与显示、5G通信、高频高功率光电设备等领域都有着广阔的前景。目前,实现无应力的GaN材料的批量制备是实现GaN器件快速发展的首要条件。由于GaN同质衬底的缺乏,大部分GaN基器件主要是以异质外延的方式在蓝宝石、碳化硅(SiC)、硅(Si)等衬底上制备。然而,由于异质外延时衬底与外延层之间晶格失配和热失配的存在,所产生的较大残余双轴应力会使得GaN材料出现微裂纹甚至断裂,这影响了 GaN的晶体质量,也不利于后续的器件制备。石墨烯作为二维层状材料的代表,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而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通过在石墨烯上生长GaN薄膜,不仅能缓解晶格失配的影响,提升薄膜的晶体质量,还能显著降低热失配产生的双轴应力,以确保生长质量较好的无应力GaN薄膜。因此,研究在石墨烯上生长GaN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本文中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在蓝宝石上生长获得了具有特征取向的外延石墨烯。然后通过金属有机物化学气相沉积(MOCVD)并辅以AlN缓冲层在石墨烯上外延生长了平整均匀的GaN薄膜。该GaN薄膜显示了极低的双轴应力(0.023 GPa)。我们通过对石墨烯上GaN的结构缺陷和晶体取向进行表征,证实了外延GaN与蓝宝石之间30°的晶体学转角,分析了石墨烯对结构取向产生的影响。通过分析这种特殊的取向关系,进一步发现了外延石墨烯的特征取向对于释放GaN中的应力至关重要的内在物理机制。同时采用第一性原理计算验证了这种机制。由于界面处石墨烯与外延层之间较弱的范德瓦尔斯力,极低应力GaN薄膜可以轻易地转移至其他衬底。转移后的GaN异质结可以直接制备成金属-绝缘体-半导体(MIS)原型器件,并具有该器件的典型电学特性。我们的工作揭示了石墨烯优异的应力释放效果和应力释放机理,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外延策略以指导GaN的晶体学生长。
其他文献
在火电厂里,燃煤火力发电厂的气力输灰系统通常能耗较多。我国火电的气力输灰系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的就是整个控制运行过程当中,仅满足输灰的功能,而对节能的要求却
蟹壳附加值较低,长期以来被视为废弃物随意抛弃,由此造成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和沿海地区的环境污染。废弃蟹壳资源化是破解这一困局的唯一出路。本研究以废弃蟹壳为吸附剂,通
为了提高镁合金微弧氧化单次处理的表面积,加快技术的推广与转化,需要对生产工艺进行进一步的开发。而在实验中发现:由于工业生产中工件的表面积远大于科研用的小试样,二者的
甲苯作为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常见的一类污染物,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如何有效降低甲苯浓度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研究发现,直接燃烧去除甲苯所需的温度较高,且二
细菌纤维素(BC)作为一种自然界含量丰富,对环境友好的天然纳米纤维材料,已经引起了各领域学者的关注。BC是通过细菌分解D-葡萄糖产生的一系列连续宽度为50-80nm、厚度为3-8nm的
明代江南在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辉煌的成就,文人追求山水田园之乐的园林营造在这个时期也随之达到极盛。《园冶》相地篇中乡村园林有着不同于其他园林的景观特征。本
中间相沥青炭微球(Mesocarbon Microbeads,MCMBs)是一种新型炭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高的导电性以及导热性,是制备高性能炭材料的优质前躯体,在诸多领域有
随着国家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跨海大桥等大型工程也得到迅速发展,大跨径的桥梁对基础结构的要求也更高,各类大直径桩基础在一座座大桥的建设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海洋环境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配电网”催生出了柔性负荷调度这类新型智能化用电应用场景,对用户而言,通过管理、调控和转移用电负荷,在满足用户舒适度的前提下,可以节
续航里程长和充电时间短的高性能可充电电池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高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硅基材料的理论容量极高,可以极大地满足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需求。本课题以AHFS和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