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外商直接投资作为资本转移流动的主要方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之相伴随的投资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外资实际利用额不断增长,不可否认外资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拉动和提升作用,但是随着外商直接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从理论上看,外商直接投资会产生技术外溢效应和示范学习效应,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促进东道国环境的改善。但是,从实践角度出发,考虑到FDI与东道国环境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外商直接投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对东道国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为了全面性综合性的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和东道国环境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环境效应理论为研究依据,从规模、结构和技术三个角度综合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本文以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效应为理论依据,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来研究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影响。本文的基本思路是: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结构安排,以及本文的难点与创新之处。其次,对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关系的基本理论进行系统性阐述,包括“污染避难所”假说、“污染光晕”假说、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环境效应理论等。第三,对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总体性描述,包括外商直接投资的总量,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以及外商直接投资中污染密集产业分布情况等,这为后续的实证分析提供了数据支持。第四,在前面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包括FDI、环境效应的联立方程模型,从规模、结构、技术三个角度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工业污染排放物(工业废水、工业废气、工业固体排放物)产生量的影响,用现实直观的数据分析结果论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环境的综合影响,并以工业废水为例阐释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工业废水排放量影响的作用机理。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对今后的外商直接投资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以促进引资发展和环境保护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