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解法是生产铜粉的常见方法,制备过程中超细铜粉需要经过定期刮粉,球磨、筛分等工序才能最终得到,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论文采用阴阳极交替变化的电流方式,实现了超细铜粉的自脱附。
论文对电解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单因素条件实验表明:电流密度越大、超声频率越大,硫酸铜溶液浓度越小,越有利于获得小粒度铜粉,超声时间并不是越大越好;正交实验表明:影响铜粉粒度工艺条件显著性顺序是硫酸铜溶液浓度>铂片阴极电流密度>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优化的工艺为:铂片阴极电流密度0.12.A/cm2,硫酸铜溶液浓度25 g/L,超声频率52 KHz(80%),超声时间1 min,粒度在0~2 gm铜粉占90%以上,微观形貌呈蓬松树枝状。
论文对分散剂和抗氧化剂进行了选择研究,用激光粒度、SEM和XRD对铜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N,N-二甲基甲酰胺做分散剂制备的铜粉粒度分布窄,与电解铜粉国家标准扫描电镜图一致;N,N-二甲基甲酰胺做抗氧化剂,铜粉放置一个月的XRD图中未见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峰;N,N-二甲基甲酰胺兼起分散剂和抗氧化剂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