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乐滋润留守学生心田——以湖南攸县留守学生音乐教育实证研究为例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dy_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工为改变自己的经济状况而选择进城务工,这就导致我国农村地区出现大量的“空巢”家庭,并演变成中国独有的“留守现象”。本文经过调查发现,农村留守学生的心理、生理及成长现状不容乐观,尤其是在心理发育方面严重的不平衡。随着社会对“留守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运用音乐来启发农村留守学生的心智,抚慰他们的心灵,使得他们能和城里孩子一样健康发展已成为留守学生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本文借鉴音乐教育学理论、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相关原理,广泛运用调查法、访谈法、观测法、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特别是参照音乐教育学与情感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通过调查研究湖南攸县长鸿实验学校留守学生们的音乐教育情况和音乐教育对留守学生影响及反馈等,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强调中小学音乐教学对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巨大作用,并试图在现有的音乐教育条件同留守学生的满意度和需求度中间,找到一种推进留守学生健康成长的音乐教育方式,即通过建立专门的“留守学生音乐课堂”、确定情感教学理念、提升音乐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式、鼓励自编教材、落实综合评价机制等建议,运用音乐的魅力和力量,更好地发挥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向留守学生传递正能量,对他们的成长产生积极作用,从而促进留守学生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塑造他们良好的心灵和人格。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运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攸县留守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取证;二是分析音乐教育对留守学生学习、心理、行为的影响,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可行性的建议。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通过对选题缘由和国内外关于留守学生的研究现状分析,阐明了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并对本选题的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进行了阐述。   第二部分,留守学生现状及其问题调查。该部分从留守学生群体产生原因入手,然后通过对留守学生心理量表检测、留守学生与父母相处情况以及与非留守学生性格心理对比来分析了目前留守学生的现状,最后提出留守学生群体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对留守学生音乐教育现象的调查。从音乐课开课情况、音乐教育条件与氛围和学生音乐素养现状三个方面对留守学生的音乐教育进行调查分析。   第四部分,以长鸿学校为例,对音乐教育对留守学生影响及反馈进行调查。该部分用问卷调查方式对音乐教育在留守学生学习、心理、行为上的影响等进行数据分析,并对留守学生对当前音乐教学、音乐兴趣的评价及对音乐教学的希望进行实地调查分析。   第五部分,本文的核心,笔者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对留守学生的音乐教育进行反思。并从加大主管部门重视;确定情感教学理念;提升音乐教师素质;改变教学方式;鼓励自编教材;落实综合评价机制等六个方面提出积极可行的教学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以“80后”绘画创作图像化特征为切入点,通过分析他们受当下现代生活环境的影响,所展现出来的绘画创作方式图像化的特征表现。借以希望为新生代绘画艺术家的绘画创作研究
小提琴独居弓弦乐器之首,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随着乐器制作工艺和演奏技巧的逐渐完善,小提琴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演奏风格,诞生了众多演奏学派和著名演奏家。被
湖湘文化渊源而流长,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鲜明的文化特征、相对稳定的传承关系致使湖湘文化不断地发展,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湖湘才子。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盛行,西方文化的在
在数字化媒体广泛运用的现代,以ipad为代表的电子阅览器越来越被人们认可。本论文从平面设计的角度、自身与他人的使用体会以及一些设计者资源共享等等影响阅读的因素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