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清乾隆闻喜县《杨园图景》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图中所描绘的园林空间进行推想建模,进而展开对杨园整体空间营造理念的研究。全文共分为三大部分:首先,主要是对清乾隆闻喜县《杨园图景》的背景解读。包括闻喜县城周边自然地理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闻喜古城整体格局和杨园的发展历史、园主杨永宁及杨氏家族的历史钩沉等三个方面内容的梳理和剖析,以便掌握杨园自创建伊始赖以维系的历史人文与自然山水双重环境,为后续研究杨园相地、借景等造园手法与园居文化提供基础支撑。其次,利用古今《城图》标注及测量分析的方法,通过对杨园在历代《城图》中的周边地名进行调研考证,对比界定了杨园的地理位置和大致基址规模。通过对比园林空间与传统园林图画,分析了图画再现园林时的差异与相似,探讨了“由图入园”复原杨园整体空间的可行性。并将乾隆《杨园图景》中的布局模式和有效空间信息进行提取,以界定的杨园基址规模为限定,按现代建筑制图规范绘制了详实的杨园平面和剖面复原图,整理了图中所示单体建筑的尺度和结构复原数据表,构建了基于《杨园图景》的空间推想模型。最后,以构建的杨园空间模型为辅助,结合古代造园学理论,按照相地立意、空间组织、要素经营、取景在借、书寓风光的思路展开对杨园空间营造理念的研究。总结了杨园基于整体山水环合意识下的相地模式,以及基本的杨园立意构园的原则;通过分析整理了相应的杨园空间组织的理念;论述了各造园要素的功能和基本的创作理论;阐释了不同类型的借景在杨园中的体现。在此基础上,梳理杨园图中的诗文匾额,结合具体场景解析诗文所塑造的诗情画境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对乾隆《杨园图景》及其园林空间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杨园整体园林空间的营建,不止于单纯的物质空间建设,其核心在于综合运用诸如诗文、匾额、山水、植物等多种设计要素来实现园林空间文化主题和整体意境的创造。不同设计要素在单元场景所映射的文化主题,正是园主人文理想标准在此番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与诗意画境中的主观表达,在塑造了园林独特的人文气质之余,深深融结在园林整体空间秩序当中,最终实现“景”与“境”的共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