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无功优化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bab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以满足系统负荷要求和各种运行约束为前提,主要目的是提高电压稳定性和降低网损。电力系统无功优化问题是一个多变量、多约束、非线性的规划问题,而且它的控制变量中既有离散变量又有连续变量,这使得无功优化问题非常复杂,采用常规方法通常难以求解。针对无功优化问题的上述特点,本文采用粒子群优化(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算法对该问题进行求解。粒子群优化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收敛快速的基于群体智能的演化计算方法,但该算法也存在收敛精度不高,易陷入局部极值的缺点。针对这个缺点,本文运用种群聚集度指数定义函数来动态调节惯性因子,提高收敛精度,避免陷入局部极值。在处理种群聚集度指数越限问题时,对更新越限群体的方法进行改进。根据每次迭代后粒子群体的静态分布规律,采用正态分布函数来重新定义越限群体,使种群聚集度指数符合约束条件,从而实现惯性因子的动态调节。基于以上方法可以改善标准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性能。将改进后的粒子群优化(Modifi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MPSO)算法应用于经典的测试函数,结果表明其全局收敛性能及收敛精度均较PSO有了较大的提高。将MPSO算法应用于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典型的IEEE6, IEEE 14, IEEE30节点系统,进行了仿真计算,综合考虑发电机机端电压、无功补偿点补偿无功、可调变压器变比等各种影响无功潮流的因素,在满足电压和无功出力约束条件下以系统有功网损最小为目标,针对不同系统的特点和要求通过仿真实验确定不同的参数,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与标准PSO算法作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的MPSO算法收敛性能和系统针对性较PSO算法有了较大提高。
其他文献
随着风电场并网容量的逐渐增加,其给电网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愈加明显,如果完全依靠传统电源对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补偿,可能会因此增加传统电源的备用容量,加大系统的运行成本。所以,随着分布式电源并入电网容量的增加,需对含高渗透率风电场的电力系统的有功功率策略进行研究。首先对双馈式风力发电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其各模块的数学模型,研究其网侧逆变器和转子侧逆变器的控制策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考虑风速变化及稳态频率误差的
起重机械的驱动装置除了需提供足够的动力外,同时需提供制动力,减小安全隐患。本文提出锥形永磁同步电机(Conical-Rotor Permanent MagnetSynchronous Motor, CR-PMSM)结构,向外输出较大转矩,同时产生轴向磁拉力与制动器配合完成制动,省略减速器,效率高、空间省,是应用在起重机械的一种新思路。本文以直驱式内转子表贴式径向磁场CR-PMSM为研究对象,深入研
华为员工需要签署个人绩效承诺(PBC, Personal Business Commitment).这有点像可口可乐公司的业绩分解,将清晰的目标分解到每名员工、每段时间、每位客户、每个产品上,并在实
期刊
以翅果油树种仁为原料,首先,在对翅果油树种仁化学组成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对提取植物蛋白的常见方法进行了比较,并对提取率相对较高的碱溶酸沉工艺通过单因素、正交试验方法进
紧急会议rn26日21:03,质管部经理丁灿辉接到电话通知,明早08:15要开客诉紧急会议.这是他本月第19次参加类似会议了,几乎每天都围绕客诉转.下月6日,重点客户AM公司来进行质量
期刊
电源系统作为航天器的核心部分,一直追求高集成度和高可靠性,这便对电源控制器的架构和采用的控制方式提出了要求,一体化电源控制器应运而生。研究基于航天器一体化电源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有利于进一步减小航天电源的体积和重量,达到更高的功率密度。本文综合考虑变换器效率和易扩展性,讨论了五种两端口升、降压变换器,在两端口变换器基础上叠加双向Buck电路,得到了本文研究的三端口DC/DC变换器。为了对三端
本文研究了开关磁阻电机和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工作原理后,作出一些对比研究,得出结论,最后设计出了自己的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结构。接着本文对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结构二维区域上进行
在环境严重污染和能源日益紧缺的双重压力下,传统大电网的发展遇到了瓶颈。在这种情况下,清洁、可再生的分布式发电便顺应趋势拥有了成为未来电力系统发展重要驱动力的机会。除
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在进行大容量长距离输电、海底电缆输电和背靠背联网中能有效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调度的灵活性。目前有关直流输电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
交流调速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其控制策略提出了较高要求。传统的直接转矩控制和矢量控制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缺陷,并且交流调速控制算法中都存在一定的死区时间,并引起了相应的死区效应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为了满足高校的实验教学,本课题设计了具有死区补偿的SVM-DTC交流调速实验平台。首先,建立了异步电机的数学建模,研究了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并应用坐标变换原理对数学模型进行转换,得到了不同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