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江经济带覆盖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区域生产总值占全国40%以上,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地域。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将长江经济带定位为东中西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如何依托黄金水道沟通东西内外、在有序承接优质产业转移的基础上实现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协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因此,本文以制造业为例分析长江经济带沿江地区9省2市产业布局特征,并依据各省资源消耗及污染排放相关数据分析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困境,再构建产业转移指数对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特征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DEA-DDF模型对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测度,并选用Tobit模型实证分析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驱动机制以及产业转移对生态化效率的影响。最后根据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发展现状及驱动机制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升级的政策建议。据此,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长江经济带产业布局出现同构性特征,资源消耗呈现增长趋势,整体环境污染情况依然不乐观。(2)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整体制造业产业转移系数呈现波动下降的趋势,产业发展逐渐向稳定发展与产业转出方向演变,且主要表现出由东至西的梯度转移特征。(3)长江经济带整体平均产业生态化效率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但仍有10%-20%的优化空间。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最高,上游其次,中游地区产业生态化效率最低,多数省份仍处于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的状态,未达到规模最优。(4)产业转移整体上对承接地的技术效率正向促进作用大于对综合生态效率和规模效率的负面作用,而产业结构、科技创新水平及电力消费量对产业生态化效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长江经济带产业生态化升级的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