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和micRNA比色生物传感器的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bal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第一代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出现以来,生物传感技术已逐渐融合到化学、生物、医学、药学等多学科之中。作为生物传感器的一种,光学生物传感器是将分析物的化学信息以吸收、荧光、散射、化学发光等光学性质表达出来的传感技术。由于其灵敏、快速、方便、准确以及高选择性的特点,光学生物传感器已被广泛应用到多个领域。本论文中,基于纳米材料与生物酶的优良性质,我们开发了检测葡萄糖和micRNA的两种比色生物传感器。采用生物材料作为还原剂来促进纳米粒子生长已成为生物纳米材料领域一个新兴的方向。纳米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变化,基于上述特性可设计开发不同类型的生物传感器。本论文中,我们基于过氧化氢还原和紫外灯照射法一步合成了纳米银粒子。纳米银粒子生长过程中不需要任何种子,整个步骤简单、快速、方便。生成的纳米银粒子呈亮黄色,能够用裸眼直接观测。同时,过氧化氢的浓度和纳米银粒子的光吸收信号呈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测定过氧化氢的比色分析方法。通过葡萄糖氧化酶催化葡萄糖分解产生过氧化氢从而实现了葡萄糖的比色检测。该方法能用于人体血液中葡萄糖的测定。MicroRNA(mi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小RNA(通常的长度为17-25个核苷酸)。机体内micRNA的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癌症的产生以及发展过程。本论文中,我们采用聚合酶催化放大的方法,通过竞争杂交的模式检测了micRNA。首先在酶标板表面修饰一层氨基DNA探针,然后DNA探针与靶点micRNA序列和生物素标记的micRNA序列的混合溶液发生竞争杂交,随后将辣根过氧化物酶修饰的抗生物素蛋白衍生到酶联板表面。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底物产生颜色变化,随着靶点micRNA浓度增加,光吸收信号逐渐降低。该比色生物传感器构造简单、成本低,可为临床上胶质瘤的诊断提供重要信息。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丁胺卡那霉素的抗凝功能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诊治的60名体检者研究对象,所有成员均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和新鲜全血,应用丁胺
美国课程理论学家多尔运用后现代主义的哲学思潮,批判和继承了前代课程理念,形成了自己的课程观。本文将从课程理解这个角度来谈谈其对教师的启示。教师的课程理解将围绕着以
目的:总结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阑尾穿孔并腹膜炎的效果。方法:分析41例患者阑尾穿孔并腹膜炎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择常规开腹手术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时
<正>北京城的红码头国际葡萄酒城,名酒纷呈,百利生本草干红一枝独秀,因其养生。今年仲夏的延庆世界葡萄酒大会,国内外酒庄云集,美酒令人眼花缭乱,百利生本草干红备受青睐,因
线性代数是代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现代科学的许多分支.其核心问题之一就是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线性方程组求解的历史,然后给出线性方程组
孔尚任身为圣裔,熟悉儒家礼制,在《桃花扇》中也保留了一些儒家祭祀的场景。其中"老赞礼"这一角色就与儒家礼仪密切相关,而《哄丁》和《拜坛》两出则较为具体地展现了儒家祭
具有空心结构的氧化锰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密度低、稳定性高、电化学性能良好和环境友好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在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催化剂、离子交换剂和吸附剂等领域。本
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三个含DOPO基团的N-对甲苯基、对氟苯基和对甲氧基苯基的1,3-苯并噁嗪化合物3a3c。首先,2-羟基苯甲醛分别与对甲基苯胺、对氟苯胺和对甲氧基苯胺进行缩合反
自从1991年日本科学家Ijima发现碳纳米管以来,对纳米管的研究便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碳纳米管在电学、光学和力学等方面有着奇异的特性,可作为电子传输材料广泛的应用在分子
近年,介孔纳米粒子逐渐成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在众多的活性金属中,因为含钛的介孔分子筛对氧化还原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故介孔钛硅分子筛逐渐成为了研究最广泛的一种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