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业集聚是当前国际经济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生产要素的专业化分工协作,国际间的竞争与合作,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等因素促进了产业集聚的形成。产业集聚的作用在于可以获得规模经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产业集聚可以有效地促进技术升级,进而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对于当今处在产业转型期中的中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技术创新方面,目前,我国仍未建立起系统的国家和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各地在区域创新方面缺乏协作和联合,大型专业科研机构也比较少。开发区之间也缺少技术合作与联系,各个开发区之间没有形成集聚优势。因此探索产业集聚的规律、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技术创新会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对于改变我国产业现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介绍了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研究动态: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韦伯的集聚经济理论,克鲁格曼的经济地理学理论,波特的竞争经济理论。第二章涉及了影响产业集聚的几个因素,以及由产业集聚引发的效应分析。第三章选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来研究专利批准量和技术市场成交额之间的数量关系,这样能够从实证的角度总结出产业集聚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四章横向比较了我国北京中关村模式、浙江模式和广东模式下的产业集聚的技术创新情况,并从产业集群类型、资本构成、产品销售市场、资本家来源、根植性、区域增长机制六个方面分析了这三大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趋势。第五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增强我国产业集聚的创新能力的对策建议。本论文在学术研究和指导实践中有其重要意义:一方面以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三个典型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另一方面,分别指出了各产业集聚区技术创新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这对于我国其他产业集聚地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并有利于改善我国产业发展状况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