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是学生锻炼和养成教育的重要场所。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主体是政府,全市12个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都是由政府出资建设与管理的公益性事业单位。福建省人民政府在《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和管理意见的通知》中提出:加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领导,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加强规划建设、管理监督和检查工作。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和治理理论为基础,以泉州市中小学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的政府行为为研究对象,探讨推进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的策略。首先,分析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组织机构、经费、师资等运行要素,并以南安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案例,明确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管理现状。其次,从基地的统筹协调机构、管理评价机制、政府经费保障、人员编制等方面概括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产生问题的政府行为因素,即:政府职能的缺位、越位、错位。再次,分析借鉴国内江苏、深圳、大连三个地区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先进管理经验,得出管理启示,即:设立实践基地协作会、政府购买服务、生均公用经费补助等。最后,以我市实际为出发点,提出对泉州市政府推进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的建议:厘清政府职责,创新统筹协调;规范市场运用,创新政府购买服务;健全社会评价,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基地活力,创新评估创建。希望此举能够为泉州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管理提供帮助,发挥社会实践基地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