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赤星病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同工酶技术在链格孢分类中的应用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19次 | 上传用户:db0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各种环境因子和营养物质对烟草赤星病病原菌生长和产孢量的影响,分析了10个赤星病菌株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并对病原菌分泌的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3种酶系活性变化进行了测定。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分离自安徽省凤阳、涡阳、固镇等烟区的赤星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10~35℃条件下均能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25~30℃,温度低于7℃或高于40℃菌丝不能生长,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是53℃5min和50℃10min。幼菌丝致死温度是52℃5min和49℃10min。病原菌在pH 4.0~11.0的范围内均能生长,呈现双峰曲线,即在pH6.0~pH 8.0生长较快,尤以pH 6.0和pH8.0的条件下菌丝生长更快。分生孢子在pH 4.0~11.0之间均可以萌发,在pH 6.0时,产孢量最高,在pH 8.0时,菌丝生长最快。该菌对多种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碳源及有机氮和无机氮均能够利用。其中葡萄糖、麦芽糖、乳糖为最佳碳源,产孢量以麦芽糖最高,液体培养结果显示以果糖和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更适合病原菌生长;蛋白胨为最佳氮源,产孢量也是最高,液体培养结果显示也是蛋白胨为氮源的培养基更适合病原菌生长,菌丝干重值最大,脲和NH4Cl对病原菌的生长则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在光照和黑暗交替的条件下,更利于菌丝的生长和产生孢子。2.本文分析了10个烟草赤星病病原菌菌株酯酶同工酶和可溶性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并将同工酶酶谱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中酶带较丰富,从可溶性蛋白电泳图谱中可以看出种内的菌种差异。酯酶电泳图谱酶带很少,比较单一.但也可以看出涡阳地区的菌株酶的强度高于其他地区,这可能和菌株本身致病力相关。可溶性蛋白图谱中10株链格孢菌被明显分成5组,也可以看出各个地区的菌株具有很强的相似性,而固镇和涡阳的菌株显示的酶带较多。本实验结果还表明,同工酶电泳方法简单易行,能精确反映菌株之间的微小差异,适用于链格孢属种内分群,可作为传统链格孢菌分类的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克服单一依据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指标进行分类所存在的弊端。3.在液体条件下对烟草赤星病病菌培养10d内,分别系统测定纤维素酶、PPO、淀粉酶等3种酶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3种胞外酶活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会逐渐的上升,培养后期有的菌株分泌的酶会呈下降趋势,这可能和培养液的营养条件有关。涡阳地区的菌株分泌纤维素酶活性和PPO酶活性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菌株,而凤阳地区的菌株分泌纤维素酶活性和PPO酶活一直都保持在很低的水平。而分泌淀粉酶活性,凤阳地区的菌株是最高的。
其他文献
目的: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s,AAAs)?是一种以动脉结构破坏后血管扩张为特征的退行性疾病,通过炎症反应加速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及减慢细胞外基质的形成。AAAs的
摘要:随着双语教育的深入推进,当前双语小学教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小学双语数学教学与汉语数学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问题让我们深思研究原因。本文从教学目标、教学语言,校本研修,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目前我市小学双语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更新教育观念、明确教育目标、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關键词:小学;双语数学;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课堂教学是全面实施
学位
作物与杂草之间的基因流在进化角度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许多作物由与其近缘的野生种或杂草种通过反复杂交(分化)而来,尚有许多野生物种被用来作为育种资源扩展作物遗传基础,赋予
学位
目的:证实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H2S)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改善血管钙化(vascular calcification,VC)。方法:维生素D3肌注和尼古丁灌胃(
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原产印度、中国和马来西亚,是一种具有重要药用和观赏价值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国内外对凤仙花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栽培技术、组织培养和诱导变异
会鸟类(Sapeornithidea)是中国辽西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特有的一类原始基干鸟类,也是迄今早白垩世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鸟类,现已描述命名了1科3属4种。  本文详细描述了一件
目的:探讨以海藻酸钠(NaAlg)为主体的天然生物胶粘剂对骨碎块进行粘合固定的可行性研究。 方法:测试海藻酸钠的特性粘度、分子量,和海藻酸钠、瓜儿胶(Gur)、羧甲基纤维素钠(C
森林生态系统是陆地最大的碳储存库,森林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将对全球碳平衡产生深远影响。土壤呼吸速率的精确测定及其机理的研究是目